青苗畫家聚廣州黃埔古港啟動“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創作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5-31]
廣州5月26日電 (記者 索有為)“一帶一路·嶺南海絲——青苗畫家‘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寫生創作活動,26日在廣州黃埔古港粵海第一關紀念館前啟動。
青苗計劃是由中國國家畫院、廣州畫院和廣州美術學院學術合作的非營利性學術合作項目,成立于2012年,旨在發掘培養青年優秀美術人才,每期青苗學員的培育周期為3年。本次活動由廣東省文聯、廣東省民協和廣州畫院等單位聯合主辦。
在啟動儀式上,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鄭雁雄表示,他相信青苗畫家們通過親自經歷、深入體驗、腳步丈量,以純樸的心靈、開放的思維、兼容的眼光、靈巧的雙手去描繪海絲坐標的雄渾厚重、氣象萬千和獨特魅力,以藝術的方式展現海上絲綢之路的壯美風光、滄桑巨變,一定能激發靈感和激情,創作出全新面貌的精品力作,讓“一帶一路”友人和四方賓客驚艷中國水墨、驚艷廣東美術。
據廣州畫院院長方土介紹,本次寫生創作將依托去年“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評選結果,組織“青苗計劃”課題組專家帶領80位青苗二期畫家,沿著十大文化地理坐標巡線開展古跡寫生、創作研討、作品展示等一系列活動形式,進一步擦亮廣東省海絲文化品牌。
“十大坐標”之一的黃埔古港是青苗畫家踏訪嶺南海上絲綢之路的第一站。黃埔古港見證了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1757年清朝政府宣布實行“一口通商”,各個國家來中國貿易都要來到廣州,停泊在黃埔古港報關后,貨物才能進入十三行交易。
青苗畫家二期“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寫生創作青苗課題組專家將帶隊青苗畫家,沿粵東線(梅州松口古鎮——潮州宋代筆架山窯--汕頭樟林古港——揭陽惠來沿海海絲遺跡)、粵西北線(清遠湞陽峽——湛江徐聞古港——茂名濱海新區海絲遺跡)、廣深線(廣州黃埔古港——廣州十三行——深圳南頭·赤灣絲路歷史文化古跡)三條線路巡線寫生創作,交流互動。畫家們將從不同視角,展現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人文,民俗風情及美麗景色,用青苗畫家們的畫筆繪就新時代的“清明上河圖”,整個活動將持續一年。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