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界首彩陶:古老釉色如今更多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5-08]
界首5月7日電 (余皓)作為進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安徽界首彩陶,其制作工藝和藝術特征既蘊含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傳統,又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是界首市一張獨特的城市名片。7日,記者來到界首彩陶文化博覽會現場,感受彩陶及其制作技藝的藝術魅力。
界首彩陶歷史悠久,其工藝傳承自唐宋時期的民窯,流傳于宋、元、明、清和民國時期,秉承唐三彩遺風,又吸收了中國剪紙、木版年畫的藝術風格,其中最知名的“刀馬人”壇罐,飽滿厚實,圓潤質樸,粗獷中帶著幾分秀色,頗有韻味。
記者在現場看到,來自阜陽科技工程學校的學生們,正在現場展示彩陶的制作技藝之一——拉坯,一團專用的黃膠泥在徐徐旋轉的工作臺上,經巧手輕輕揉捏,不一會便形成了一只線條流暢的瓶身。
“這還只是第一個環節”該校一六級彩陶班學生王世友告訴記者,界首彩陶的制作過程分為拉坯、修皮、上化妝土、刻花、上釉和燒制等環節,中間還要不斷地進行陰干,從開始制作到成品完成一般需要兩個月時間。為了保證成品的成色,期間的修補和刻花等環節對制作技藝的要求也極高。
遠處的展臺上,一只只成品壇罐以柔美的曲線、精細的雕工和古樸的色彩向現場的觀眾們展示著界首彩陶工藝的精巧,雕刻在瓶身上的場景多來自于傳統戲曲題材,更為界首彩陶增添了一份藝術魅力。
在現場,記者還看到了雕刻而成的泥塑,主體是一老一少正在嬉鬧。整個雕塑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同為阜陽科技工程學校學生的閆婷婷介紹道:“這種泥塑不能上釉,我們目前正在創新工藝和形式,使泥塑與傳統的界首彩陶結合在一起?!?br/> 據界首市委書記徐會東介紹,目前界首市正大力推進彩陶燒制技藝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創新。界首彩陶的代表人物盧莉華目前已經建立了藝術工作室,其創作刻畫的刀馬人彩陶,已成為界首彩陶的符號,并通過彩陶藝術學?;蚺嘤柊嗟刃问?,組織老藝人“以師帶徒”,讓他們早日掌握這門傳統技藝。此外,為了打造彩陶特色旅游文化,界首還建成了彩陶博物館、陶藝公園等一批彩陶文化旅游景點。
徐會東認為,隨著年輕學生不斷加入彩陶事業,多彩的釉色必將歷久彌新,將古老的彩陶文化渲染得更加色彩繽紛。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