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獻王第三屆漢文化節暨春祭大典在河北獻縣舉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4-24]
滄州4月23日電 (肖光明 張帆)4月23日,由獻王文化研究會、河北獻王集團主辦的“中國·獻王第三屆漢文化節暨春祭大典”在河北滄州獻縣舉行。
活動現場,百余位身著漢服的“古人”遵古制、循古禮,將禮樂、歌舞、釋奠禮呈現在人們面前,再現傳統祭祀典禮的原汁原味,表達對獻王劉德以及古圣先儒的緬懷和景仰之情。
在現場,編鐘和磬聲揚起,8名漢服女子衣袂冽冽,一曲漢代獻舞翩翩而起,笙樂鼓點聲回響半空,念祝官宣布春祭大典儀式正式開始。12位執事持儀仗、宮燈、孔雀扇等禮器緩緩進場,主祭官、陪祭官及監禮官依次入場,將漢文化節活動在莊重、嚴肅、厚重的歷史文化氛圍中推向高潮。
漢文化節現場 崔濤 攝
漢文化節現場 崔濤 攝
在此次漢文化節上,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酒道演示。中國古代禮制森嚴,對于鄉飲酒禮,古人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禮制程序,對禮儀活動中的人員設置、座次安排與物品陳設都做出了嚴格、細致的規定。行禮中,從迎賓、升堂、入席、落座到讀律、宴飲、禮畢送客都有著十分詳細的程序規定,以保證整個儀式的莊嚴、隆重?,F場觀眾無不對此感到新鮮和好奇。據主辦方介紹,舉辦鄉飲酒禮儀式的意義在于序長幼,別尊卑,成就孝弟、尊賢、敬長養老的道德風尚,達到德治教化的目的。
此外,在漢文化節上還舉行了箭陣表演。箭陣是根據相關歷史記載,而綜合整理的一套小隊弓箭手作戰套路操演,展現了弓箭在戰爭中的使用方式,指揮的藝術、號令與紀律,以及弓箭手之間的配合與默契。弓箭手們現場精彩的表演也引得在場觀眾陣陣喝彩。
在漢文化節表演的最后,主辦方還進行了漢式婚禮展示。漢婚展示以周禮為藍本,新人身著漢式婚禮袍服,依次進行對席、沃盥、同牢、合巹、結發、執手之禮,再現中華傳統婚典文化的古韻之美。
漢文化節現場 崔濤 攝
漢文化節現場 崔濤 攝
據資料記載,獻王劉德為漢景帝劉啟第二子,漢武帝劉徹異母兄。劉德在漢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四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河間王(今河北省獻縣)。秦始皇“焚書坑儒”后,典籍湮缺。劉德為王二十六載,尊儒重士。他將畢生精力投入了對中國文化古籍的收集與整理,獻縣也因此成為了“儒家文化再生地”。后劉德因遭漢武帝猜疑而終憂悒成疾,逝于封國。漢武帝念其功勞,遂賜謚為"獻王",當地人則俗稱之為"獻書王"。
班固在《漢書》中評價獻王劉德“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案裎镏轮?、“誠意”、“正心”、“修身”的內圣修養和“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情懷,構成了獻王文化的核心。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