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化委:202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將突破1000億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3-17]
重慶3月16日電(記者 唐楓)16日,重慶市文化委公布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發展方向,并指出將重點抓好文化體制改革、基礎設施建設等,到2020年重慶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人均公共文化財政支出不低于200元。
重慶作為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連接點上,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更是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的試點地區。重慶市文化委副主任江衛寧指出,到2020年重慶市文化發展總目標是深入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文化產業、創作生產、現代傳播、文化傳承和文化保障“六個體系”的大文化格局,構建起文化大發展的良好生態。
為達成總目標,重慶市文化委公布了六個重點著手方向:一是加快建設現代公共服務體系,形成統籌城鄉、小康惠民的服務網絡,到2020年所有區縣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須達市級實施標準,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達100%;
二是構建具有競爭力的文化產業和市場體系,培育資產百億集團3至5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1000家,實現“全國文化企業30強”和市屬國有文化企業上市零的突破,到2020年重慶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全市占比4%;
三是培育文化精品創作生產體系,重點打造舞臺藝術精品、重大公益出版、廣播電視創優欄目等品牌文化工程,力爭到2020年巴渝文化系統工程取得階段成果,本土原創能力顯著提升;
四是打造媒體深度融合的文化傳播體系,基本實現數字廣播電視戶戶通,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體系化融合,實現出版廣電全領域全媒體轉型,并利用好重慶文化周、大足石刻世界巡回展等重慶文化名片,提升巴渝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
五是建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到2020年整體改善全市文物保護狀況,全市博物館增至120家,推進釣魚城、白鶴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六是完善文化發展保障支撐體系,進一步提高文化占財政預算支出比重,到2020年人均公共文化財政支出不低于200元,加強對全市文化改革發展的統籌推進,深入文化改革,實施“人才興文”工程。
江衛寧表示,2017年重慶市的文化改革發展思路總結來看有11個重點,包括抓好文化體制改革、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民生保障、文藝創作生產、文化產業發展、廣播電視融合創新、新聞出版轉型升級、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文化交流合作、文化法治建設、文化人才培養等11項。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