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河北趙縣“龍牌會”:“龍崇拜”中傳承農耕文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2-26
    石家莊2月26日電 (李茜 俱凝搏 朱濤)26日,在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前一天,河北趙縣范莊鎮的主街道上早已清掃干凈,近十萬民眾在街邊等待“龍王”降臨。龍旗飛舞,鑼鼓喧天,抬龍杠、黃龍大旗、龍頭鼓槌、紋龍服飾等各種“龍”元素匯聚一起,華麗壯觀,龍威彰顯。
      72歲的史振珠是趙縣范莊鎮龍牌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從前一天開始,史振珠便不停忙碌,“咱得帶著年輕人一起把老祖宗留下的習俗弄好”。
      農歷二月初二,中國民間傳說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自這天開始,雨水逐漸增多。民間也有“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范莊鎮一年一度的龍牌會從農歷二月初一舉辦到二月初四。二月初一的迎龍牌是龍牌會上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項活動。木制龍牌在這天被眾人從龍祖殿里抬出,放置在一乘黃幔大轎里,由十來個青壯漢子護送在主街道徐徐前行。
      轎子四周圍著黃色布幔,頂部有小燈籠、花球等裝飾品,刻有“天地三界十方真宰龍之神位”的龍牌安放轎中,牌位上方雕刻著一只龍頭,左右兩邊雕刻著龍的形象。
      民眾跪拜龍牌,表達龍的傳人對龍的敬意,巡街儀式后龍牌被迎入龍祖殿內供民眾前來祭拜。
      這一習俗自上世紀90年代初被一些學者發現以來,幾乎每年都有大批學者到范莊鎮做調查。2006年,龍牌會入選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盡管龍有著相當高的地位,但據了解,像范莊這樣把龍作為十方主宰供奉的并不多見。史振珠解釋,這與勾龍化白蛾的故事有著密切的關系。相傳,龍牌上的龍神為勾龍,就是農歷二月二出生的。勾龍本是上古部落首領共工氏的兒子,因為其父共工氏被顓頊打敗,勾龍也不得不逃離避禍。后來,勾龍來到當時還是洪水一片的范莊地區,利用排山倒海的本領,疏導洪水,治理沙荒,種植五谷,造福人類。顓頊聞訊后,害怕勾龍的勢力壯大起來于己不利,要追殺勾龍。勾龍敵不過強大的顓頊,又怕連累當地百姓,便化作白蛾飛起。
      自此,范莊人有了“勾龍化白蛾”的傳說。為了祭祖緬懷先人,范莊人開始把勾龍尊為天地十方的主宰世代供奉,祭拜龍神的儀式也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龍牌會”。
      史振珠說,以前龍牌都是由人輪流供奉在家里,只有到了過會的時候,才搭建神棚請出龍牌來祭拜,直到2003年龍祖殿落成,龍牌才定居下來。龍牌會的習俗延續多年,人們祭龍、敬龍,表明人們對豐收的渴望。龍牌的形狀像漢字“且”,“且”是漢字“祖”的原始寫法,象征著人們敬重祖先。
      “龍牌會”的名聲廣為流傳,每年龍牌會期間,甚至有華僑華人從海外回來參與其中。
      40多年來,史振珠每年龍牌會都忙里忙外,操持著龍牌會的大小事務。如今滿頭斑白的他很欣慰仍有很多人義務為龍牌會忙前跑后。
      在選擇龍牌會繼承人上,史振珠說,必須要選一個從內心尊重龍文化的年輕人。
      如今,坐落在范莊鎮的中國趙州龍文化博物館正在籌備中。史振珠說,龍牌會不僅屬于范莊鎮,它屬于所有龍的傳人。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