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達2023項 省級項目數總體偏少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12-25]
西寧12月23日電 (記者 羅云鵬)記者23日從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議上上獲悉,目前該省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達2023項,其中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中國國家級項目數量居于西北地區前列,但省級項目總體偏少。
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該省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有熱貢藝術、格薩(斯)爾、“花兒”等5項,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3項,省級136項,州(市)級572項,縣級1237項。
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副廳長呂霞介紹,目前青海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數總體偏少,有些門類失衡,特別是傳統飲食類項目的挖掘嚴重不足。
“非遺在當下的活態化傳承中遭受嚴重沖擊,一些項目傳承環境惡化、傳承群體萎縮,面臨瀕?;蚴鞯木车?,一些珍貴的代表性實物流失海外?!眳蜗颊f。個別門類的項目找不到與現代生活的結合點,后繼乏人,受眾急劇減少,不少體現精湛手工制作技藝的傳統生產工藝被機器大生產所替代,逐漸退出人們的生活空間。
同時呂霞提及,一些地區和領導對非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存在“重申報、輕保護”、“重開發、輕管理”的現象;非遺工作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因類、因項保護方面研究及措施不夠,保護措施的精準度、水平還有待提高。此外,還面臨機構不全、人員緊缺、人才匱乏、經費短缺以及法律對非遺項目的支撐力不足等情況。
據了解,針對青海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數總體偏少的現象,該省將從2017年開展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的推薦申報工作,并要求各地抓緊公布本地市(州)縣兩級非遺名錄項目,優中選優,做好省級項目的申報推薦工作。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