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卜:用藝術心態做玉雕 感受古代藝術召喚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11-02]
蘇州市玉石雕刻行業協會理事、蘇州玉石雕刻行業協會平江分會副會長王一卜1日在此間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從事玉雕事業要更多地用藝術心態來做,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充分感受古代藝術的召喚,就一定能創造出有靈魂的藝術作品。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玉雕市場迎來相當的繁榮期,而以蘇州為代表的玉雕界也涌現了一大批聲名鵲起的優秀玉雕大師,王一卜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之一,他畢業于蘇州工藝美院書畫專業,師從中國玉石雕刻大師葛洪。
王一卜的作品取魏晉造像的超然之韻與宋元水墨的空明幽淡,具有簡、靜、空、逸的藝術風格;其人文玉雕作品獨具一格,先后獲得多個藝術獎項的金銀大獎。王一卜的作品往往既有中國水墨中的意象之美,又包含著一點中國園林與西方雕塑中對于空間的探索。
當前中國玉雕市場正迎來一度繁榮后的市場調整期,但王一卜創作的和田玉籽料在拍賣市場依然屢創高價,今年4月南陽舉行的玉雕節專場拍賣上,其創作的《沉浮》擺件成交價為105萬元,成為該次專場中成交價最高的作品。
王一卜表示,玉雕創造者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更應靜下心來,不為外界的煩擾而動搖,要以藝術的心態做玉雕,不去刻意迎合消費者的口味,要做自己的真實感受。
大學時代學書法和國畫的王一卜,畢業后一直堅持從中國傳統書畫及石窟造像藝術中汲取養分,對自己的玉雕創作也產生很大影響,“我把玉石作為的書畫的載體,希望喜歡玉雕的朋友拿著這塊玉,它不僅僅是一個佩件,它甚至可以在撫摸把玩時體味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盡魅力”王一卜這樣表示。
王一卜非常喜歡高古佛像,他的很多玉雕作品都與佛像有關,而魏晉南北朝正是中國佛教高度發展的時代,王一卜的不少作品就很有魏晉南北朝的古風,其最新作品“飄如游云”佛像玉雕掛件就非常有魏晉風韻。
“飄如游云”的出處為南朝劉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容止》,原句為:“時人目王右軍:飄如游云,矯若驚龍”,用以形容王右軍的容止即儀表風度的。王一卜創作的這一佛像玉雕掛件,佛像雕刻飄逸古樸,色彩清雅,頗有古韻,非常具有藝術的雅趣,是其藝術創作中的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
“在我看來,玉很適合做佛題材,玉有‘玉骨’,與佛的低調含蓄、高華等種種精神氣質相一致?!蓖跻徊贩Q,古代的佛像比較“粗糙”,但為何卻顯出純樸古拙之美,置于壁畫前時,卻又顯得那么靈動自然,他認為這正是古樸帶來的藝術美感,這給他很大的藝術啟發。
玉雕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的一個精美的代表,雖然一定時間的玉雕市場遭遇到一些困難,但王一卜對玉雕發展的前景依然非??春茫骸坝竦竦膫鞒胁粌H需要我們這些創作者,更需要廣大的愛好者共同去傳承。我們每一個人都肩負著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