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石經《心經》系現存最早版本 由唐玄奘翻譯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9-27]
近日,房山石經《心經》刊刻最新研究成果發布,房山石經中的《心經》刊刻確認為現存最早的版本。同時,此前備受爭議的關于玄奘是否翻譯了漢文本《心經》的問題也真相大白:玄奘確定無疑地翻譯了《心經》,而且是奉唐太宗詔命翻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通稱《心經》,在中國乃至東亞的歷史文化中,特別是在精神思想領域,具有巨大的影響。房山石經刊刻始于隋大業年間,高僧靜琬為了佛教未來的復興,在荒僻的石經山開創了刊刻石經的事業。目前,《心經》有多種漢文譯本,流行最廣泛的是玄奘譯本。有關玄奘翻譯《心經》的最早記錄保存在《大唐內典錄》中,該書于玄奘圓寂的麟德元年(664年)完成,其中的《心經》記錄最具權威?!洞筇苾鹊滗洝返南嚓P記錄共有兩處,一處明確記載是“玄奘奉詔譯”,另一處未明確標出譯者,被誤認為失譯,因而后來國際學術界對于玄奘是否翻譯過《心經》一直存在爭論。經過房山云居寺與石經文化研究中心多年研究,這個爭論終于有了答案。
據中心主任羅炤介紹,目前有三大證據可以證明玄奘翻譯過《心經》。首先,房山石經中的《心經》鐫刻于唐高宗顯慶六年(661年),比完成于664年的《大唐內典錄》早了三年,由此證明房山石經中的《心經》刊刻是現存最早的版本。該版本鐫刻時玄奘尚在世,三年以后才圓寂。石經中明確題署:“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而且造經功德主來自鄰近首都長安的櫟陽縣,距離玄奘當時生活、工作的大慈恩寺不遠。其次,房山石經中還有八年以后——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鐫刻的《心經》,同樣題署著“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此外,西安碑林收藏的咸亨三年(672年)弘福寺沙門懷仁集王羲之書《大唐三藏圣教序》后面的《心經》,題署也是“玄奘奉詔譯”。由此可見,玄奘確定無疑地翻譯了《心經》,而且是奉唐太宗的詔命翻譯的。這些研究成果將為日后更深入的研究房山石經提供詳實資料。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