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顯祖故里江西撫州首發臨川版湯氏畫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9-07]
江西撫州9月6日電 (記者 蘇路程)為紀念中國明代著名文學家、戲劇家湯顯祖逝世400周年,其故里江西撫州6日首次對外發布臨川版湯顯祖畫像。畫像依據史料及撫州湯顯祖后裔相貌特征而作,反映了湯顯祖中壯年時期(40歲上下)的形象。
湯顯祖,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江西撫州臨川人,有“東方的莎士比亞”之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一百位文化名人之一。其戲劇作品傳播到英、日、德、俄等國家,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的珍品。
史料記載,湯顯祖一生曾有過兩次畫像,一次是在南京任上(已失傳);一次是辭官歸里后近60歲時,遂昌派請畫師徐侶云來臨川為他畫像,原像也失傳。目前傳世的一是清道光年間(1838年)陳作霖摹寫徐侶云的湯顯祖晚年畫像,二是在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清代畫師葉衍蘭繪制的湯顯祖畫像。
據“中國·撫州湯顯祖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吳鳳雛介紹,人在少年、青年等不同階段相貌會有所變化,但氣質神韻應一以貫之,同時受時代畫風、審美觀念、畫師創作手法等影響,傳世的湯顯祖中年、晚年畫像各有所不同。
吳鳳雛表示,此次推出的臨川版湯顯祖畫像,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王燕依據史料及撫州湯顯祖后裔相貌特征而創作,反映的是湯翁中壯年時期(40歲上下)的形象。
據介紹,在創作中,作者以白描稿為基礎,注重人物用線的頓挫起伏,眼神的刻畫描繪等,整體風格上努力追求一種古樸、有學者氣質的中年湯顯祖形象,畫中沒有把頭戴浩然巾的湯顯祖服飾畫得太新,而是表現得樸實有加;表情上呈現出若有所思的遐想狀態。
吳鳳雛稱,色彩稿分別用紙本和絹本繪制,最后采用的正稿是絹本,“古代的畫大多數是畫在絹上的,盡量接近傳統才能更好地表現人物神態,絹的材質可以將人物表情畫得更細膩?!?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