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科技化是否代表了當代裝置藝術的發展趨勢?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5-04
    2016年4月29日下午2點,第三屆裝置藝術國際論壇在今日美術館召開,參會的嘉賓有策展人:馬得、范依眾、晏燕、張紅雷、冠名企業代表:裴一強,批評家:賈方舟、王端廷、黃篤、李曉峰、吳鴻、單增、邵亦楊、王春辰、盛葳、王萌、付曉東、劉鋼、夏彥國、邱敏、謝慕、王麟,藝術家代表:盧征遠、方二&孟瑾、王恩來、哈妮斯。賈方舟主持了本次論壇。

    馬得首先介紹了裝置藝術國際論壇的由來,論壇從2013年到2014年連續做了兩屆,2016年是第三屆。2015年是將前兩屆論壇的論文資料和藝術家訪談整理成冊,連同本次論壇的專家發言資料一起準備出版。談到論壇的主旨,馬得指出,國際裝置藝術論壇是公益性的,非商業性的。本次展覽邀請了28位中外藝術家,青年藝術家偏多,展覽作品的選擇是對裝置藝術的語法進行一些澄清,因為只有將語法關系澄清后我們才可以做一些符合我們民族精神的藝術作品。

    接下來參會的批評家和藝術家的發言主要圍繞著當代裝置藝術的內涵和外延的界定展開了充分的討論。對本次展覽的代表性作品亮點也做了充分的點評。

    科技化成為本次展覽突出的亮點

    王端廷回顧了第一屆國際裝置藝術展是在北京798的圣之空間,第二屆是上海的龍美術館,到本次在今日美術館的這屆展覽,三屆下來,每屆都有推進。他認為中國當代裝置藝術經歷了早期低成本制作,比如竹、木、石等天然材質,到現在青年藝術家努力的縮小與國際裝置藝術的水平,更多的使用新材料新技術,體現了科技化的傾向。當代裝置藝術也是多覺的綜合性藝術,從單純的視覺走向了視、聽、味、觸等多種感覺的體驗。本次策展的馬得更是有著鮮明的工程師思維,對現代科技有著很深的迷戀,本次展覽的作品體現了這些特點。

    黃篤對本次裝置展覽也做了充分的肯定,他認為很多作品超出了自己的經驗范疇。展覽是非常綜合性的,體現了對世界的認識、對自我的認識、對中國語境的認識,對日常生活經驗的關注、包括對生命體的關注。

    李曉峰評價本次展覽是“螺螄殼里做道場”,對當代裝置藝術有著精確精準的表達,體現了科技、新材料為代表的理性精神。

    王恩來的作品《瀑布的演進》是一件被批評家多次提及的作品,這件大型裝置藝術利用水流間斷性的沖涮成排的肥皂,在下面的池子里集聚了大量的肥皂泡沫。作品呈現了物的關系,物與時間的關系。

    馬晗《是風》也是一件被批評家提及最多的作品,馬晗收集各地大量撞裂的擋風玻璃,將破碎的玻璃粘貼完整后掛在墻上展出。這件作品的暴力性、偶然性、突發性都令人印象深刻。但玻璃上面的油彩繪畫被幾位批評家認為有唯美化的傾向。

    對于三屆展覽的策展模式,批評家也給與了充分的肯定。王春辰認為目前雙年展、三年展的模式比較固化,需要重新反思來尋找新的突破。

    本次展覽圍繞著裝置藝術的概念與外延展開了多項話題,現摘錄幾個較為突出的話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