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跨湖橋遺址考古獲新進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4-25]
備受關注的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日前在杭州市蕭山區博物館首次向公眾展示了發掘成果。根據碳14測定,該遺址出土物距今約8000年到7000年之間。國內數十位文物考古界專家學者考察該遺址后認為,這是浙江境內發現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其器物特征不同于長江下游地區已知的各支考古文化,是一支全新的、獨立的文化類型。
跨湖橋遺址位于杭州市蕭山區湘湖村,它的發現是近年浙江考古工作的一項重大成果。1990年和2001年,文物部門兩次對這一遺址進行發掘。在620平方米的有效發掘范圍內,出土了制作精美的彩陶和黑陶器及石器、骨角木器、玉器等大批珍貴史前文物。經考證,跨湖橋遺址的器物群基本組合、制陶技術、彩陶風格等,都自成整體,它存在的時間上限要早于浙江境內著名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該遺址面貌與湖南洞庭湖地區的史前文化有較多相似因素,首次將長江中游、下游地區的考古問題直接聯系起來,對研究長江流域文化起到重要中介作用。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