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黃賓虹學倪瓚的啟示:出繁入簡 借古開今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3-09
    元季畫家多宗北宋,變繁為簡,寓實于虛。虛中有實較實尤難,此為寫意。

      ——黃賓虹

      作為中國傳統文人畫的代表,元代四大山水畫家之一倪瓚的貢獻在于其對前代山水畫進行了顛覆性的變革,形成了畫史上從未有過的獨具特色的簡淡高逸畫風,被后世推為“逸品”第一,對明清及近代山水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至形成過“云林畫,江東之家以有無為雅俗”的社會時尚。

      在黃賓虹80余年的藝術生涯中,師古一直伴隨始終。黃賓虹曾說:“畫家有師古人不知師造化者,未有師造化而不知師古人者?!秉S賓虹是集大成的畫家,學古的家數眾多,但主要是師承南宗文人畫這一脈,倪瓚自然是其重要的師承對象之一。黃賓虹學倪瓚,章法多取平遠,然晚年簡粗之筆,亦多高遠,力意追云林之簡,景物簡,筆墨簡,與其所擅長的積墨繁筆,形成鮮明的對比,返璞歸真,高度凝煉,一筆一墨、一點一線皆出神入化,玩味無窮。黃賓虹曾說:“畫不難為繁,難于用減,減之力更大于繁,非以境減,減之以筆?!庇终f:“減筆山水,須有千巖萬壑之思,以少許勝多許法也,然較繁密為尤難?!闭撃攮懀骸耙萜分?,世推云林,倪迂畫法,力師荊關,極能槃礡?!比绻f將晚期的“繁賓虹”歸入“神品”的話,那么最晚期的“簡賓虹”已入“逸品”之列。黃賓虹論畫品:“畫品分神、逸、妙、能四者,或置逸品于神品之外,或尊逸品于神品之上?!秉S賓虹的逸品應該在其神品之外,成為其藝術爐火純青、登峰造極時的兩座并列的高峰。

      新安畫派主要傳承倪瓚和黃公望,漸江就是學倪瓚最成功的典范,其山水多用倪瓚的“折帶皴”,有倪瓚風骨,更有自己的風貌。而明代吳門派沈周學倪瓚總是學不像,既不形似,也不神似。雖然不似,但沈周所學倪瓚,畢竟有自己的特點,這就可以了,似與不似都不是目的,畫得好才是目的。黃賓虹學倪瓚,與漸江不盡相同,除了章法學倪瓚“一河兩岸”的圖式外,很少用“折帶皴”,多參以黃公望的“短披麻皴”,也可稱為學“倪黃法”。黃賓虹學倪瓚似乎也并不在意與倪瓚多么相像,只是關注一個“簡”字和一個“逸”字。這一點與沈周似有某些共通之處,但又有區別。

      黃賓虹學倪瓚,有臨,有仿。早期所臨,還是比較能做到形似與神似的,如圖6,無論章法、筆法、墨法和面貌,都比較接近倪瓚。而晚期所臨如圖8,雖然是對臨,但除了構圖還帶有一些倪畫特點外,筆墨和畫風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雖然黃賓虹在題識中稱此畫原作以濕筆皴染(原作我們不曾見到),但我們仍可以想見其與原作的差異應該是很大的,而黃賓虹自己的畫風特點卻是很明顯的,距離倪畫較遠。圖4是黃賓虹意臨的倪畫,即以所謂的“勾古畫法”臨之,當然會與倪畫有很大出入。圖1、2、3、5、7、9、10是黃賓虹仿倪之作,圖5是早期作品,圖7是中期作品,圖1、3、9是晚期作品,圖2、10最晚。其中圖5章法學倪瓚,皴法用黃公望“短披麻皴”,挺勁秀麗,是典型的新安派畫風。圖7只是在章法上采用了倪瓚“一河兩岸”之法,筆墨基本是黃賓虹自己的,但看得出其“以點作皴”的點染法還不甚成熟。圖1用筆圓潤,筆精墨妙,惜墨如金,有疏朗空曠的意境,形與神與倪畫較為相近,確切地說,也融合了倪瓚與黃公望兩家筆法和精神,并且已經形成黃賓虹自己的面貌,已將倪瓚與黃公望之法成功地融入自己的創作之中。圖3焦墨渴筆,干裂秋風,老辣蒼勁。圖9力追云林,筆簡意不簡。圖10焦墨亂筆,物我兩忘,已臻化境。圖2是平遠與高遠結合,已將倪瓚的簡淡和逸氣融化到黃賓虹自己的骨子里了,成為了自己的“倪黃(賓虹)法”。

      漸江學倪瓚是成功的,沈周學倪瓚也應該說是成功的,黃賓虹學倪瓚,與其學其他宋元諸家一樣,也都是成功的。之所以學得成功,主要在于黃賓虹是“意學”,而不是“貌學”,試想如果黃賓虹學倪瓚學得惟妙惟肖,幾可亂真,那就不是黃賓虹了,還有什么意義。黃賓虹與倪瓚的精神、氣質、修養、境界、筆性以及所處時代等都有所不同,不可能畫得跟倪瓚完全一樣,黃賓虹也無意與之完全一樣。黃賓虹的學古作品,無論學哪一家,都是“擬其大意”和“仿其大意”,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在自己風格面貌之中“內存古意”的;同時也在表明自己重視傳統,畫有師承,法有出處,而不是無源之水。正如其所言:“取古人之長皆為己有,而自存面貌之真不與人同?!彼^“古為今用”“古為我用”“借古開今”,正是這個意思。

      黃賓虹學古與四王不同,四王學古,雖功力深厚但缺乏生氣,其原因除了不重師造化外,還在于其是貌學古人,而不是如黃賓虹意學古人,學古人精神。貌學古人容易被古法束縛,難以發揮個性。而意學古人,只擬仿其大意和神韻,卻可以使作者才情得到盡情發揮,同時又法有出處,古意猶存。因此黃賓虹才說:“離于法,無以盡用筆之妙,拘于法,無以全用筆之神?!?br/>
      所謂借古開今,就是借鑒古人之法進行創作,而不是完全用古人之法進行創作。黃賓虹是借古開今的典范,其擬古而不泥古,寫其意寫其神而不狀其貌泥其跡,為中國畫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示范出了一條正確之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我們學黃賓虹,也應該像黃賓虹學古人、學倪瓚那樣,要重意不重貌。如果認為黃賓虹的畫只是黑、積墨和打點,只關注這方面,那么我們對黃賓虹藝術的理解還是停留在表面上,其畫中之深意之神韻以及用筆之內涵、之講究就都不能感知和悟透。也可能,黃賓虹過高地估計了后人對他藝術的理解能力,或者說還要再過50年,要等到黃賓虹身后100年,我們才能真正看懂他的畫。

      虹廬畫派藝術系列講座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