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六千萬年硅化木驚現陜西洛南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3-30
      洛南縣城關鎮的一些村民,在當地饅頭山上挖掘出6000萬年前古生物化石“硅化木”出售,縣文化文物、公安等部門及時從村民手中收繳回這些寶物,使其得到有效地保護。

      村民私挖“硅化木”

      3月25日,洛南縣文化文物旅游局接到群眾舉報說,有人在縣城南山上暗中挖掘古化石。該局要求縣博物館派員查處。博物館工作人員迅速到山上巡查,結果發現城西南的饅頭山一帶有大量挖掘痕跡。

      3月29日,洛南縣文化文物旅游局與縣公安局、城關鎮政府等單位聯合到饅頭山現場查看,發現一些村民正在山坡上挖掘,有的則正在把已挖出的大塊樹狀古化石向家里搬運,工作人員立即上前制止,并收回被村民挖掘出的化石。工作人員又在饅頭山村一些村民家中查出50余塊古化石。

      經了解,該村參與挖掘古化石的有十幾戶人家。

      有人高價在收購

      在走訪群眾的過程中,縣博物館工作人員得知從今年3月開始,有人到村里收購這些形狀古怪的石頭,好一點兒的石頭賣到了1000元以上。出手大方的收購者讓村民從中嘗到了甜頭,他們便開始在山上四處挖掘。

      3月29日,該縣文化文物旅游局在饅頭山上召集村民召開現場會,向他們宣傳文物保護相關法規,強調古生物化石與古文物一樣受法律保護,不得隨意挖掘。個人挖掘的古化石必須上繳到管理部門收藏。

      3月30日,文化文物旅游局組織工作人員在饅頭山上及附近的饅頭山村張貼文物保護宣傳標語,以進一步引起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

      為防止村民暗中挖掘,文化文物旅游局專門雇人在夜間巡山。白天,則有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上山巡查。

      有助遠古生態研究

      4月6日,記者在洛南縣博物館見到了這些古化石,大一些的長約1米,直徑約30厘米,顏色銅褐,形狀如樹,上面還存留著樹皮的紋理。據介紹,這些古化石是經過相當長的地質演化形成的。

      經洛南縣博物館初步鑒定,這批古化石應屬6000萬年前的木化石,亦稱“硅化木”,但具體屬于什么科目,由于技術所限,現在還不能確認??梢悦鞔_的是,這些古化石的發現,將有助于研究陜南秦嶺一帶的遠古生態及環境。

      目前,洛南縣文化文物旅游局正聯系西北大學和武漢大學專家,進一步研究確認這些木化石。本報記者東海 華商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