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院首次全面展出油畫回顧 重塑油畫意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9-22]
杭州9月20日電 (見習記者 謝盼盼)20日,大型油畫展覽“我們在繪畫中:中國油畫國美之路”在中國美術學院開幕,展出百余位藝術家的300多幅作品,展覽梳理了中國美術學院86年來油畫發展的歷程,此次展覽還是中國美院建校86周年以來首次全面的油畫回顧展。
據悉,此次展覽共展出300多幅作品,“中國油畫國美之路”分成“擔當”、“先鋒”、“創格”、“體象”、“傳習”五個板塊,呈現出國美油畫的不同面向。
油畫,是源于西方的藝術品種。在20世紀藝術史上,油畫進入中國,并以西洋畫科學之基礎改造中國畫舊有之積弊,隨著油畫進入中國的還有西方的整套美術教育系統,中國油畫的發軔則開啟了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歷史。
中國美院是中國國內第一所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在建院之初,以林風眠、吳大羽為首的國美第一代油畫家們,就以現代之美術教育創造時代藝術。
中國美院院長許江認為,正是第一代油畫家們,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奠定基礎,如今86年過去了,國美油畫的開創者們紛紛故去,一代代國美油畫家們也成長起來。
他認為,回顧中國美院的油畫歷史具有特殊意義,它可發掘國美油畫與中國現代美術史的過往,回顧還將召喚民眾回返歷史擔當、社會批判以及本體建構等藝術史問題。
盡管如此,許江稱,回望是為了探尋未來,歷史造就了一批藝術家,但在當今自媒體時代,油畫藝術又該如何傳承和突破?
記者了解到,重溯和彰顯出一條中國油畫的國美道路成為此次展覽的重點。在展覽中,除了系統挖掘林風眠、吳大羽以來的油畫創作、研究與教學的歷史外,更重要的是展覽直面當代繪畫的危機與根本問題,在一個技術圖像日益增殖、新興媒體不斷翻新的時代里,強調“我們在繪畫中”來喚醒這個時代的感受力。
在當日展出的五個板塊中,“創格”是梳理了國美油畫系86年中對油畫本體語言的實驗,“體象”則以二十年來的具象表現實踐作為案例,呈現了國美油畫面對圖像媒體時代的感受力的衰微,直面繪畫的當代困境,試圖重建當代繪畫方法論的系統實驗。
“在歷史中不斷前行,在回顧與前瞻之間上下求索,正是舉辦此次展覽的目的所在?!痹S江如此表示。
此外,作為文獻補充,展覽還專設特別板塊傳習篇和紀事篇。同時,還將舉辦國內首次針對油畫本體語言及其媒介和歷史場域延展的國際論壇研討,逾40位國內外重要的油畫家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討論油畫的實踐、視域和危機。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