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古建筑工藝保持古建風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3-26]
香港近年修繕洪圣古廟、敬羅家塾等古跡時,堅持“整舊如舊、以保其真”的原則,運用古代建筑工藝,保持古建古樸風貌,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文物古跡保護杰出項目獎。
敬羅家塾修復工程開工前,特區政府就從廣東請來專家考察,并聽取他們的意見,拆除建筑上的現代材料,恢復至清代原貌,保存文物真實的歷史信息和文化、科學和藝術價值;10多年前重修志蓮凈苑時,香港也是依循古制,嚴格用料,不打樁,不用釘,用手工將8萬多根木件榫卯組成這座仿盛建筑,再現唐代精美的建筑技藝,令世人嘆為觀止;大澳古漁村的居民,為保持原有的文化特色,自發組織起“文化工作室“,收集、陳列早期居民使用過的陶器、瓷器及農具、家具等古物及歷史照片、口述資料等,留下真實而又珍貴的歷史遺產。
這些事例,在向世人展示港人對鄉土的一份摯愛,對中華文化的一腔至情,對文物古跡的一片愛心的同時,也給人以有益的啟示:尊重古人的創造,留下歷史的真實。正是有了這樣的卓識遠見,才能使香港這個繁華的國際大都會,在吸取外來文化的同時,保持著中華文化的特質;才能使這座充滿活力的現代城市,充滿著厚重優美的歷史感。
留下真實的文物古跡,將使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有跡可尋,更加有血有肉、生動鮮活。文物古跡這種獨特的作用,是任何仿造的古跡、假造的古董所不能替代的?!皻v史豈能偽造,文物不可克隆”,我們應當明白這個道理。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