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170件作品在浙博展出 含隸書對聯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6-23]
今年是吳昌碩先生誕生170周年,綜觀中國美術史,歷代書畫藝術大師可謂層出不窮,但像吳昌碩那樣的,在詩、書、畫、金石、篆刻等方面都精通的,而且還卓有成就為之甚少。昨日,為紀念這位大師,“昌古碩今——紀念吳昌碩先生誕辰170周年特展”在浙江博物館西湖美術館開幕。
本次展覽相比較以往吳昌碩的展覽規模要大很多,共計展出包括書法、繪畫、篆刻、詩文尺牘等170件,這些作品中大多是從浙博收藏的吳昌碩作品中遴選出來的精品,有的還是第一次展出。
我們都知道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黃賓虹被譽為20世紀中國書畫四大家,“如果我們要給吳昌碩一個準確的定位的話,他其實是一個金石書畫家,用他的話說他自己作品靈魂就三個字‘金石氣’,這是他最看重的,在書法、篆刻、畫都注重這點?!闭悴└毖芯繂T桑椹解釋說。
吳昌碩在書法上是以臨寫石鼓文稱譽于世的,注重的是整體氣勢的強烈突出,他曾說自己寫石鼓文是“臨氣不臨形”,桑椹說吳昌碩正是這種對“金石氣”的執意追求,“使得他的書法在當時與眾不同,形成了自己風格,‘金石氣’是吳昌碩書畫作品的靈魂所在,也是后人鑒賞大師藝術的最佳切入點?!庇捎趨遣T臨寫石鼓文名氣太大,反而淹沒了他在其他書體上的成就。本次展覽就展出了兩件分別書寫于80、81歲時的隸書對聯,桑椹說:“其實,他的隸書也寫得極具個性,融合了很多篆書的因素。吳昌碩的隸書多為晚年所作,傳世量不多,但成就同樣不可估量?!?br/>
寫意花卉題材是吳昌碩畫中常見的,所謂書畫同源,書法通畫法,這在吳昌碩的作品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他畫梅,便脫胎于石鼓文的用筆,因而顯得特別渾厚蒼勁,而他畫的紫藤,又有狂草般的奔放筆意,盡情處已不可區分究竟是繪畫還是書法?!敝档靡惶岬氖?,這次展出了吳昌碩50歲時所作的《鼎盛圖》,是一件繪畫與青銅器全形拓相結合的作品,古銅器拓下斑駁的墨色與吳昌碩古拙艷麗的花枝相得益彰,可以說是傳統花卉題材繪畫中的一朵奇葩。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