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古琴傳承人吳釗:中國古琴文化的傳與承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6-09]
重慶6月8日電 (記者 韓璐)發于堯舜、揚于孔子時期的古琴藝術,位居“琴棋書畫”四藝之首,始終占據著中國古典音樂藝術的最高點?!熬又刈笄俣視?、“君子無故不撤琴瑟”也讓古琴被稱為“君子之器”。但隨著社會發展,現代人對古琴卻越來越陌生。8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類代表性傳承人、著名古琴藝術家吳釗先生在重慶圖書館向重慶市民娓娓道來古琴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生于蘇州書香門第的吳釗,自幼隨父習琴,后師從查阜西、吳景略等古琴大家。2007年,吳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曾編寫了《追尋逝去的音樂足跡-圖說中國音樂史》、《中國音樂史略》等著作。
“古琴發源于堯舜時期,在孔子時期得到發揚??鬃佑玫墓徘倬徒醒徘??!眳轻撓壬硎?,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對古琴音樂產生深遠的影響。早期古琴在儒家中庸思想的影響之下,崇尚“中正平和”,后來受到道家影響,表現為“清靜恬淡”。禪宗思想產生后,開始出現‘琴者,心也’的觀念,強調以心控制法度,以法度控制聲音?!肮徘倥c中國傳統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為塔所崇尚的正來源于儒、道、禪思想?!?br/>
“中國古代音樂史只流傳下文獻,沒有具體的音樂。這是一個遺憾。也正因如此,古琴在中國音樂史上的地位就顯得非常重要?!眳轻撜f,古琴包含了漢、唐、宋、元、明、清各代的樂曲,樂曲里能夠清晰的呈現出曲式結構和旋律的發展?!肮徘俚淖髌肥遣粩嗟耐脐惓鲂?。因為這些作品都在,所以兩個作品一比較,就能很明顯的體會出發展和變化?!?br/>
作為中國古琴界大師級人物,吳釗先生非常強調古琴的品格?!肮徘僮怨乓詠聿皇墙o人表演的樂器,而是傳統文人提升自身修養、陶冶情操的樂器?!眳轻撜f,傳統古琴采用絲弦,音量僅供小空間內的數人聆聽?!半m然聲音不大,但古琴卻有豐富精微的表現力。古人形容古琴聲是‘金石之聲’。金是編鐘,石是編磬。說明音色沉靜的古琴也能發出非常有力的聲音?!眳轻撜f,這種特質正與中國傳統文人追求的精神意境相符合。
談到古琴藝術近年來傳承,吳釗表示,古琴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后,受到各方面的關注?!艾F在很多人都開始學習古琴,像重慶工商大學的南山琴社還專門針對大學生開設了免費的古琴選修課,這都是非常好的傳承方式?!?br/>
但吳釗也直言,現在的古琴界是“會彈琴的人不少,但能保存古琴藝術傳統形態的人不多?!?br/>
吳釗解釋說,現在古琴演奏者多出自音樂學校古琴專業,“現在學院教學把自由節奏去掉了,改用西方音樂方法來處理,這就是個問題?!眳轻撜f,古琴演奏應該傳承古人技法的處理方法,虛音實音的處理要按其原有規律去彈?!坝行┤苏J為把旋律彈出來就可以了,用什么指法不重要,這就把古人的構思破壞了。每首古琴曲都有自己的內涵,演奏時必須要理解曲子的韻意?!?br/>
在講座現場,吳釗先生還多次輕撫琴弦,向現場聽眾解釋古琴演奏訣竅,現場演奏古琴名曲《陽關三疊》。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