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遺址恢復性保護即將啟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3-21]
已被列入世界遺產預備名單的良渚文化遺址,近期將迎來一次恢復性保護的“大動作”。本月下旬開始,將對良渚核心區內的重要遺址--瑤山祭壇,開展一系列環境整治和恢復。
有著中華“文明曙光”之稱的良渚文化遺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區。杭州市已將良渚遺址的保護和開發,列為今后五年城市建設的十大工程之一。已規劃確定良渚鎮、瓶窯鎮的242平方公里良渚遺址管理區,將統一保護、開發和建設,33.8平方公里的遺址核心區將進行絕對保護。近期內,良渚文化村、良渚遺址公園兩大項目也將開始建設,為“申遺”作準備。
此次將首先進行恢復性保護的瑤山祭壇,位于余杭區良渚鎮下溪灣村。祭壇高38.2米,是遺址與墓葬復合的遺跡。在同類遺址中,它具有墓葬排列規則、規模大等特點,出土了龍頭鐲、絞絲鐲、神獸紋三角形牌飾等一批價值極高的文物,在良渚遺址考古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從1987年到1998年,文物部門對該遺址進行過5次考古挖掘,在13座墓葬中,出土器物1000余件(組),其中玉器占90%以上。
多年來,瑤山遺址一直被多家石礦“包圍”,雖然目前石礦已經關閉,但遺留下的水泥架、辦公用房、倉庫等建筑和采礦用的石渣路,使遺址周邊環境依然雜亂無章。余杭區良渚遺址管委會和良渚鎮政府一起,按照文物保護的有關要求,將用20天時間,拆除370多平米的水泥結構建筑,覆蓋30公分左右的泥土,同時在遺址周邊種植四季常青的香樟、國外松等,恢復瑤山遺址周邊的自然形態。
良渚遺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瑤山遺址環境整治的基礎上,今年他們還將對位于瓶窯鎮大觀山的莫角山遺址開展環境整治工作。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