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北區發現243個洞窟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3-25]
新華網蘭州電(記者張燕)反映敦煌學最新研究成果的考古報告《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日前通過了專家組鑒定,從而證實了完整的莫高窟石窟寺院是由南北兩區石窟共同構成的。從此,莫高窟有編號記錄的洞窟將由492個增至735個。
敦煌莫高窟開鑿于鳴沙山東麓約1700米的斷崖上,在《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上標號記錄的492個洞窟均有壁畫和彩塑,其中487個洞窟分布在長約1000米的南區,北區崖面除461至465窟有編號記錄外,還有數百個洞窟因多無壁畫彩塑未能引起足夠重視。但是,這些長期沒有標號的洞窟在其形質特征、性質功能、形成年代、與南區石窟的關系以及在整個莫高窟石窟群中所處地位,一直為海內外學術界所關注。
為擴大敦煌學研究范圍,深入了解北區石窟實況,我國政府將莫高窟北區洞窟的清理發掘與研究列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九五”重點項目。經過數年的大規??脊虐l掘,該項目的負責人敦煌研究院考古專家彭金章先生和項目組成員終于徹底查清了現存北區石窟的數量為248個,因此,除原已被編號記錄的5個洞窟外,敦煌石窟又新增編號石窟243個。同時,工作組基本摸清了北區石窟的類型特性、性質和功能,其中禪窟、僧房窟及其附設的禪窟、廩窟為敦煌地區首次發現,填補了敦煌石窟研究的空白。
此次發掘過程中還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在敦煌地區首次發現了波斯銀幣;西夏文《碎金》、西夏文漢文雙語雙節辭典《番漢合時掌中珠》等文獻尚屬全國范圍內的首次發現;西夏文刻本《諸密咒要語》、活字版《地藏菩薩本愿經》等文獻為海內外僅存的孤本;漢文韻書《排字韻》為失傳已久的存世孤本。
目前,有關系統發掘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的考古報告和出土文物的研究成果,已結集為3卷本、字數百萬的《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其中第1卷已出版完成。以賀世哲等7名敦煌學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在鑒定后認為,《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文字記錄翔實、實測線路圖齊備、照片內容豐富,不僅為學術界全面深入研究敦煌莫高窟提供了寶貴資料,同時證實了北區石窟是構成整個敦煌石窟的重要部分。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