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北票發現新種恐龍化石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2-22]
本報朝陽消息(張萬連、駐朝陽記者劉云輝) 一種進一步拉近恐龍與鳥類關系的小型獸腳類恐龍化石引起古鳥類專家學者的關注,英國《自然》雜志于2月14日刊發了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汪筱村博士和美國自然博物館諾雷爾博士等人的這一最新研究發現。
這種被命名為“張氏中國獵龍”的化石,是去年夏天汪筱村等人在北票市上園鎮陸家屯發現的。此化石形成于1.3億年前的早白堊紀地質時期。這塊獵龍化石的龍體長近1米,嘴里長有細小的牙齒,爪子銳利,前肢能夠像鳥的翅膀一樣側向伸展,后肢修長,具有很強的奔跑能力。據徐星博士介紹,此獵龍腦顱膨大,表明它是一種比較聰明的動物。獵龍屬于傷齒龍類,是一種兇猛的肉食恐龍,其可能以獵食小蜥蜴為主,同時也可能吃些昆蟲。
通過對“張氏中國獵龍”的研究,科學家發現了恐龍向鳥演化過程中一些有趣的進化現象,以及一些重要的鳥類特征進化??茖W家認為,“張氏中國獵龍”在系統演化上代表和鳥類最為接近的恐龍類群之一,并由此認為,鳥類的主要形態變化,在恐龍向鳥類演化過程中,很早就已完成;鳥類翅膀的形成和為適應飛行而產生的呼吸系統的轉變,也在恐龍向鳥類演化的較早階段就已經完成。 遼沈晚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