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古猿牙齒化石為三百萬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2-28]
《新華網》合肥電(蘇東):最近,經過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鑒定,2000年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發現的兩顆古猿牙齒,其地質年代距今約300萬年,是我國首次發現這一地質年代的古猿化石。
自1997年以來,由中科院和安徽省有關專家組成的野外考察隊在淮南市八公山地區開始了發掘與研究工作,并確定該地區的大居山為尋找早期人類化石的重點地區之一。1998年大居山被列入國家“九五”攀登項目“早期人類活動及其背景環境研究”課題,并于2000年發現了上述兩顆來自不同個體的古猿牙齒化石。2001年下半年,考察隊又于在大居山半山腰發現一件帶有明顯人工打擊痕跡的舊石器,經考證,距今約50萬年以上,這是我國淮北地區首次發現舊石器。據了解,發掘工作正在進一步的開展。
據參與發掘工作的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理事鄭龍亭副研究員介紹,距今350萬年到300萬年是古猿向人類進化的重要年代,但是我國這一階段考古發現還是空白。因此這兩顆古猿化石的發現與鑒定,彌補了我國上新世晚期古猿化石的空白,對于我國古人類進化的研究有重要意義。同時,首次發現的這件舊石器也為研究淮河流域古代人類的生活情況提供了證據。 (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