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老專家獻計修復古皇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2-01]
《四川在線-天府早報》消息:修復古巴蜀文化象征——古皇城;借鑒蘇州古園林保護性開發經驗來弘揚成都古文化、古遺址;修筑草坪濕地“過濾 ”府南河的污染……這不是政府的規劃意見,而是成都15名特殊老人于昨(19)日齊聚在合江亭畔,通過“老專家智慧火花碰撞會”得出的建設性意見,并形成文字材料集體簽名擬將其反映到省、市有關部門,幫助成都開發旅游產業。
據這次特殊活動組織者成都市老科協輕化委員、電器高級工程師何開平老人介紹,參加活動的老人共有15名,分別是四川省一些大專院校、科研機構退休下來的專家級人才。他們還想發揮余熱,希望通過此種形式為成都環保旅游業的發展出謀劃策。
3小時“碰”出3個“金點子”
在“專家智慧火花碰撞會”上,15個老人都準備了一份“提案”,其中最主要的有3個,這些“點子”一提出立刻引起了爭議。第一個“金點子”是四川工業學院楊仁逖教授、成都某航空學院副教授金紹黑等老人關于在成都修復古巴蜀文化象征———古皇城的設想。經過激烈討論,他們最終以15票的全額票數通過了這一“金點子”,理由是古皇城的修復有助于成都旅游業的發展以及古文化的宣傳。老人們還對古皇城架構、藍圖設計、規模大小的確定和位置選擇進行了討論。此外,在下午3個小時的研討中,老人們經過集體討論還通過了借鑒蘇州古園林保護性開發經驗來對成都的文化古遺進行保護與開發的結合;在府南河兩側分段修筑草坪濕地“過濾”污水的污染,使府南河水質變好兩個“提案”。
下午5時30分,會議結束后,參加這一特殊活動的老人們均認為很有意義,不僅使老人找到了新的“活動方式”,而且還能使老人們從關心成都的發展到加入成都的發展。此外,一些老人還表示,希望類似的活動經常召開,有更多的老人加入,同時將討論范圍擴大至交通、城市建設等方面。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