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發現一處明清古建筑群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1-31]
新華網西寧電(記者 梁娟 錢榮)貴德縣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黃河途經貴德境內的清清河水近年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游客。然而在賞了清清黃河水后,人們又驚奇地發現這里還有一處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
貴德縣文廟和玉皇閣是貴德縣現存明清古建筑群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這處古建筑群位于貴德縣河陰鎮,史料記載,明萬歷十七年(公元1589年),為鞏固統治,教化民風,保佑“皇圖永固,時歲享昌”,乃“恭擇城中場地,創修玉皇圣閣”,歷時四年峻工。至清道光十七(1837)年,玉皇閣重建、擴建工程告峻。清同治六年,回民起義,玉皇閣毀于戰火,現存古建筑群是光緒年間依次重建。該建筑群占地面積61畝,建筑面積4915平方米,是一處廟觀相互毗鄰,集儒、道、佛為一體,掮棄門戶之見,并存相依,布局獨特的古建筑精品。整體建筑采用中國傳統的中軸線左右對稱的形式,單體建筑以甘肅、青海兩地做法為主,富麗堂皇,布局國內罕見,極具歷史文物價值和建筑藝術價值。
文廟包括欞星門、泮池、鄉賢名宦祠、七十二賢祠、大成殿等十二個單體建筑。其中大成殿是供奉中華民族偉大先哲孔子之神位,歷來為文人祭祀孔子和集會的場所。
除玉皇閣和文廟外,貴德明清古建筑群還包括供奉著關羽、岳飛和馬祖三尊神的關岳廟、漢式建筑,藏傳佛教寺院大佛寺、仍留有清光緒時期壁畫20平方米的城隍廟等。
貴德地處黃河谷地,上有龍羊峽鎖關,下有松巴峽守戶,四面環山,平川開闊,土地肥沃,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稱。貴德明清古建筑群的發現和錢其琛副總理題詞“天下黃河貴德清”,使貴德縣的旅游業開始紅火起來。據貴德縣旅游局梁海珍局長介紹,每年來自全省各地和海內外近百萬游客到貴德縣賞清清黃河的參觀玉皇閣。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