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擊瞿塘峽摩崖石刻切割搬遷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2-05]
《湖北日報》消息:在瞿塘峽夔門的千仞絕壁之上,有一塊519平方米的平整崖石,東西長180米,石刻面積462.1平方米,占地面積2700平方米,上面用陰刻法,刻有自宋代至民國初年的12幅石刻,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夔門摩崖題刻”(圖A)。多數字體碩大,最大的字一個筆畫就比普通人還高(圖B)。題刻有南宋著名書法家趙公碩書寫的《中興圣德頌》;有禮贊祖國美好山川風光的《瞿塘上峽》,還有馮玉祥將軍的“踏出夔巫,打走倭寇”。
這些石刻隨著三峽工程的建成將被淹沒。1月20日,夔門摩崖石刻開始實施切割搬遷(圖C)。這些題刻將通過原地保護、翻模復制、切割搬遷等三種辦法分別加以保護。12幅題刻中,有4塊體積小、文物價值高的需要切割搬遷,它們是“瞿塘”、“夔門”、《瞿塘上峽》七律詩和《中興圣德頌》等四幅;剩下的9塊中,有的要原地封存保護,有的翻模復制,復制后的部分將利用硅膠翻模,再按模樣由人工按1:1的比例原樣復制到下游600米處重新安置。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