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考古發現古且末國文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1-21]
中新社烏魯木齊電(記者閆文陸)記者今天從新疆博物館考古部獲悉,考古工作者對扎滾魯克古墓群二號墓地文物整理工作已經結束。專家認為,該墓地中出土的彩繪人像肩胛骨、雙蛇紋骨板以及紡織物等文物,顯示了古且末國的燦爛文明。
扎滾魯克古墓群大部分位于新疆且末縣扎滾魯克村,包括一號、二號、三號、四號及鄰村的幾處古墓地,其以出土“樓蘭美女”蜚聲四起,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且末國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東南部,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據介紹,扎滾魯克古墓群年代上限距今約三千年,下限為公元五至六世紀的東漢至南北朝之間。墓地延用時間長達一千五百年。
扎滾魯克二號墓地發掘于一九九六年。記者看到在一塊羊的肩胛骨上,彩繪出一幅清晰的人的畫像,人像頭大身體小,頭部略呈倒三角形。專家稱,這是新疆境內發現較早的人物繪畫文物。
出土的三個雙蛇紋骨板,形狀和花紋相同,骨椎上有系孔,面上刻有兩只蛇紋,寫意地刻出了眼睛和嘴,圖像十分生動。此外,還出土了部分技術精湛的紡織物。據專家介紹,這些織物運用“綴織”(最早產生于兩河流域的一種織法)與“羅”組織相聯而成,顯示了當時通經斷緯的方法已經非常先進。
二號墓還發現了極具地域特點的特殊墓葬形式——單墓道棚架墓。墓口為二層臺式,墓道分兩級臺階,墓室為長方型。墓中出土了有繪面紋手的干尸以及木器、漆器、鐵器、銅器、絲綢制品、棉制品、角器、陶器、骨器等。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