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宋城挖掘與水“賽跑”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2-21]
新華網社重慶電(記者黃豁、陳敏) 明天下午1時許,三峽庫區奉節縣的白帝城宋城發掘工作將正式拉開帷幕。記者從重慶市文物考古所考古隊了解到,宋城發掘的一切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到位。
記者在現場看到,負責發掘的30多位考古人員已經全部來到現場,并且各就其位,準備拉開戰斗??脊抨犝垇韼兔Φ拿窆ひ脖謳茁?,在考古隊員的指導下,做緊張有序的戰前清土工作。
考古隊負責人袁東山告訴記者,考古隊從去年12月來到這里,就開始著手準備宋城的發掘工作,現在所有工作基本準備就緒。已經挖掘出了100多米長的宋代城墻,包括一個城門樓。
袁東山還告訴記者:“天氣狀況對宋城發掘至關重要,如果下雨,我們將推遲發掘工作?!睋榻B,對宋城的發掘猶如“剝竹筍”,需要小心地層層揭露,如果下雨期間進行發掘,必然會對遺址造成嚴重破壞,因此一旦下雨,考古工作者將暫停宋城遺址的發掘工作。
踏訪白帝城“宋城遺址”
新華網重慶1月19日電 (記者黃豁陳)宋代的白帝城有多大?白帝城的宋代人怎樣生活?現在發現的是城市的哪一部分?……帶著一系列的疑問,新華社記者在發掘儀式開始前,先期踏訪了“宋城遺址”?!?br/>
三峽入口:宋城虎踞龍盤
我們的越野車從奉節縣城沿著長江左岸向下游行駛了幾公里,三峽第一峽瞿塘峽口的夔門已經映入眼簾。遠望夔門,兩山陡峭,絕壁相對,猶如兩扇雄偉的大門,鎮一江怒水,控川鄂咽喉,形勢非常險要。正如唐代詩人杜甫所描寫的那樣:“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故有“夔門天下雄”之譽。
考古隊員告訴記者,在夔門西口的白帝山、雞公山、馬嶺等山的山坳間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就是宋代白帝城。從宋代白帝城的地理位置上看,真是地勢險要、虎踞龍盤。前有滾滾長江,后靠陡峭山峰,扼守三峽入口,東可控荊楚、西扼巴蜀,南連滇黔,北通秦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現在的宋城已經成為了奉節縣的一個小鎮,游覽三峽的游客都要在此停船登臨白帝城,穿過小鎮中心,附近即是宋城遺址發掘現場。
發掘現場不到宋城千分之一
發掘現場在一個平臺上,面積有5000平方米。記者看到,經過清理,已經露出了一些房屋的地基、排水溝,還有一段100多米的城墻。宋城考古發掘工作負責人袁東山說:“宋城面積有5平方公里,我們發掘的這一塊地方只是宋城的一角,不到整個城池的千分之一?!?br/>
袁東山說,由于宋城大部分都被現在城鎮覆蓋,因此發掘起來相當困難,而現在發掘的這一塊地方過去是一個臍橙水果基地,不用拆除建筑物,因此被選作為發掘宋城的切入口。
站在宋城遺址上,白帝城厚重的歷史讓人浮想聯翩。南宋時白帝城雖然是抗擊蒙古軍隊的軍事重鎮,但面積有5平方公里,比現在的奉節縣老城還大幾倍,從發掘出來的一些精美瓷器碎片、堅固異常的城墻來看,當時的社會生活、各種技能都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發掘現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已經露出地面的宋代城墻,全部層層夯土,用條石壘砌,用石灰粘接,最厚處達50多米,猶如一條巨龍在山坡上蜿蜒起伏?!?br/>
宋城發掘與水“賽跑”
考古工作者告訴記者,令人遺憾的是,由于過去三峽文物保護規劃時沒有發現宋城遺址,因此在過去幾年的三峽文物保護、發掘工作中沒有對遺址進行大規模的勘探、發掘。2000年最終確定宋城遺址的范圍后,時間已經很緊迫了。一位考古工作者對記者說:“水在攆人呢?!?br/>
到2003年,三峽工程二期蓄水將到135米水位,部分宋城遺址將沉入水下,因此留給考古工作者的時間有限。而且遺址范圍內有城鎮建筑,還有廠礦,要全面發掘,還得拆除建筑,時間、經費都不允許。
重慶市文物考古所考古隊副隊長袁東山說:“我們會盡最大努力,了解宋代白帝城的全貌,不留遺憾?!?br/>
新聞背景:白帝城宋城的三個之最
新華網重慶1月19日電(記者黃豁陳敏)重慶市文物考古所考古隊的專家們,在享譽中外的白帝城下發現了一座宋城遺址。負責這項發掘工作的袁東山告訴記者,這座宋城遺址在三峽庫區宋城遺址中,占了三個之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保存最好。
規模最大。據考古專家發掘,這座宋城坐落在夔門西口,面積涉及白帝山、雞公山、馬嶺和子陽城,方圓接近5平方公里,比現在的奉節老城大許多倍。
規格最高。這里曾經是北宋的路級機構,是三峽地區的政治中心和軍事重地,管轄范圍西到重慶,南達遵義,北及達川,東到鄂西,它能東控荊楚,西扼巴蜀,南到滇黔,北通秦晉,是歷代兵家的必爭之地。而三峽庫區其他地方的宋城,一般都如同現在的縣鄉機構,均沒有這里重要。
保存最好。目前的發掘情況表明,這里目前尚有7000多米長的城墻,保護得較為完整。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