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三峽考古發掘出唐朝完整集鎮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1-16
      昨天傍晚,正在重慶三峽庫區云陽縣高陽鎮李家壩、明月壩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的四川大學三峽考古隊透露:考古隊員在現場發掘出一個面積超過2600平方米的漢代手工作坊遺址,這是在國內首次發現如此規模系統的手工作坊。此外,與李家壩遺址隔江相望的明月壩遺址發現更是驚世駭俗,專家們竟然從地下發掘出了一座完整的唐朝集鎮原形遺址。
      川大三峽考古隊的負責人白彬博士介紹,這片泥土下邊是從商周到兩漢到六朝的堆積,確定的6000平方米發掘任務被考古學家們分為了兩個區。在一區2600平方米的地面發掘后,專家們驚喜地發現這下面竟然是一個規模龐大的漢代手工作坊遺址。大量的板瓦、筒瓦及殘磚、陶罐、陶缸等作坊必備之物隨著發掘清理工作的推進陸續現身,排水溝、原料坑及當時用來支撐工棚木柱的石礎縱橫交錯,排列有序。據悉,像這樣的大型系統手工作坊遺址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屬鳳毛麟角,僅見于古長安的宮廷手工作坊遺址,民間的手工作坊遺址這是首次發現。
      此次出土完整的唐朝集鎮遺跡位于和李家壩隔彭溪河而望的明月壩遺址。從唐朝集鎮遺跡上發現了寺院、民居、經幢等古建筑痕跡,出土了大量的石刻造像、石刻佛像、陶器。這些造像約70至80厘米高,小的只有20厘米高,其中一尊鎦金青銅佛像只有十余厘米高,佛像慈眉善目端立于蓮花之上,造型優雅、工藝精湛,堪稱稀世珍品。
      從形制、工藝、使用等諸多方面來看,這是一處中原文化大行其道的唐朝集鎮,許多石刻造像與云崗、大足等地的石刻藝術造像極其相似。但是,在巴山蜀水腹地深處的彭溪河畔,為什么會出現這樣一座繁華的唐朝集鎮呢?考古專家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安史之亂”期間,唐朝的眾多豪門貴族為避戰禍遠走巴蜀邊地,奢迷享樂的他們逃跑時仍舊帶著大量的工匠、樂師等,這些藝術家就將大氣磅礴的中原文化帶到了巴山深處。
      李映福副教授稱,明月壩唐朝集鎮遺址發掘的最大收獲,就是弄清了唐朝一個最基礎的交易聚居單位———集鎮的基本結構和形制,這些為考古學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資料,意義非同小可。據稱,四川大學正在積極準備,擬將這處唐朝集鎮遺跡申報2001年度的“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千龍新聞網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