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鈞窯考古獲得重大發現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1-14]
考古工作者最近在河南的一項考古發現表明:中國五大名窯之一的鈞瓷生產起始年代初步推斷為北宋晚期到金代時期;首次發現的土洞式長形分室式窯爐,填補了中國北方地區燒瓷窯爐發展史研究的一項空白。
鈞窯瓷器是中國北方地區宋元時期最重要的瓷器產品,明代以后的文獻將其列為宋代五大名窯,歷來為古陶瓷研究者和愛好者們所關注。3個月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與河南省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對河南省禹州市鈞窯遺址進行發掘。
在對禹州市神垕鎮西南部的4座古代窯址的發掘中,清理出不同時代的窯爐遺跡8座,石砌澄泥池3座。出土了大批瓷器殘件和窯具,總數達數十萬片,其中完整或可復原器物數千件,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
考古工作者研究后認為,從北宋晚期到金代時期鈞瓷已經產生,主要生產小件器物,但制作精良,釉層較薄,部分產品還采用了“裹足支燒”的方法??脊殴ぷ髡咴谄魑锏撞堪l現了細小的支釘痕跡,這種工藝與北宋晚期北方地區諸多窯場流行的生產工藝相同。
發掘中發現的一座相對完整的土洞式長形分室式窯爐,填補了北方地區燒瓷窯爐發展史上的一項空白。專家認為,此窯在利用熱功原理上科學合理,同時通過對窯爐的火膛、煙道等部位的考察可以初步認定在北方地區已普遍采用煤為燃料的元代,鈞窯當時仍以燒柴為主。 新華社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