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傳訊

    畢加索作品《手捧白鴿的兒童》英國為何不挽留?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4-16
    近日,英國將1924年時被國家收藏的畢加索作品《手捧白鴿的兒童》拱手相讓。據法國《費加羅報》的報道顯示,海灣酋長國卡塔爾花費5000萬英鎊買下了這幅作品,這與2009年蘇格蘭國家美術館與英國國家美術館聯手購入提香名畫《戴安娜與阿特泰恩》的價格相當。畢加索的重要作品流向英國境外,這一舉措的理由讓人十分好奇。當尚有機會留住這位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的杰作時,藝術基金(The Art Fund)在哪里,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和泰特美術館又去哪兒了?

    卡塔爾從未提及此次購買畢加索作品一事。今年曝光的消息,也僅有卡塔爾曾于2011年在一次秘密交易中買下了塞尚名畫《玩牌者》(The Card Players)的其中一個版本,耗資高達2億零5000萬美元(約合1億零6200萬英鎊)。而其他卡塔爾最近獲得的現代藝術作品還包括羅斯科、安迪·沃霍爾及里查·塞拉等藝術家的佳作。除此之外,該國還常與巴黎的經銷商進行商業往來。由此,不難看出卡塔爾這個國家已經儼然是一個領先的現當代藝術品買家的形象了。

    反觀英國,似乎當面臨巨大的國家資金問題時,英國仍算是一個比較保守的國家。他們始終保留著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遺產,卻能夠決定悄無聲息地讓出畢加索的名畫。為何英國的眾藝術機構能夠容忍這一重要的現代藝術財產變成他人所有?

    最近幾個月,人們在某機構提議出售亨利·摩爾(Henry Moore)的雕塑作品老弗洛(Old Flo)一事上有些小題大做。畢竟英國已經擁有了許多摩爾的作品,而畢加索的代表佳作卻不然。選擇放棄《手捧白鴿的兒童》這幅畫作讓英國顯得好像有些目光短淺,甚至還有些妄自尊大,并且對于藝術重點的意識不明確。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又最新收獲了33件畢加索作品之時,英國的博物館反而失去了一幅。這讓人不禁納悶,倫敦是真的想成為新的當代藝術之都嗎?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