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10月17日電 (記者 李佳佳)日本當代藝術家紫舟即將于10月18日至24日在上海舉辦個人書法展覽。作為紫舟在中國內地的首次大型個展,展覽將系統呈現四大系列共23件作品。
現任日本大阪藝術大學藝術與科學學科教授的紫舟,自六歲起開始學習書法。她從傳統文化與思想中汲取靈感,作品以豐富的情感與深刻的哲思見長。紫舟曾在巴黎盧浮宮美術館地下展廳舉行的法國國民美術協會展覽上,榮獲金獎與評委會金獎。憑借意大利米蘭世博會日本館的展示設計,又獲得日本在世博會史上的首次金獎。其作品還在意大利奧爾比亞考古博物館、威尼斯雙年展、米蘭設計周、紐約中央車站等多處展出,廣為業界認可。
紫舟的創作主要涵蓋三大方向:傳統書法、打破平面與文化框架的“立體化書法”,以及書法與繪畫融合的“書畫”表達。對于紫舟而言,書法是不拘泥于單一形式的藝術。她認為,書法是“心畫”,是映照內心的藝術。在許多人看來,書法、繪畫、雕塑彼此獨立,但她卻將這些藝術形式交融共生,創造出富有意義、情感與畫面的“立體化”書法世界。
本次上海紫舟個人展將展出“三次元的書法”“重構浮世繪”“無余白書法”“書法與繪畫”四個系列共計23件紫舟作品?!叭卧臅ā奔础傲Ⅲw書法”,將文字從平面解放為立體形態。紫舟從漢字的起源中獲得靈感,甲骨文啟發了她對文字“立體性”本源的思考與藝術探索。在此基礎上,她嘗試將紙面書法轉化為超越語言與文化的表達。藝術家在揮毫間感知筆鋒與紙面的空間律動,將書法筆觸轉化為連貫的立體雕塑。觀眾可通過空間延展的造型追溯書寫順序,體會其中蘊含的意志——這是東方傳統書法的當代美學實驗,亦是將瞬間書寫轉化為永恒雕塑的探索。
在“重構浮世繪”系列中,紫舟以全新視角解構日本傳統浮世繪的輪廓束縛。傳統浮世繪的筆鋒線條,先由畫師運筆“描繪”,再由雕師從木版上“鐫刻”留存,繼而通過分版雕刻數十塊色版、層層疊印于同一紙面的技法呈現。平面的浮世繪擺脫二維束縛后,將呈現何種形態?紫舟抽取出畫面輪廓線,以書法方式重新揮毫。墨跡繼而化為立體造型,層層交疊,在虛空中自由舞動。觀眾從固定視角觀賞,繪畫與雕塑重疊為完整作品;稍換角度,則如浮世繪套版錯位般產生立體的視覺幻象。紫舟以當代語言重新詮釋浮世繪,賦予其全新的空間表達。
“無余白書法”系列則融合了西洋古典繪畫技法。作品在保留書法氣韻的同時,汲取西洋繪畫的厚重質感,嘗試融合“墨”“火”“金(銀)”“硫磺”四大元素,融匯歐洲文藝復興的黃金基底技法與東方書道的精神內核,創造出兼具西方古典厚重感與東方墨韻的獨特畫面。
“書法與繪畫”系列則將立體書法融入平面繪畫,投下光影交錯的效果。紫舟認為,書法藝術中既有直線構成的漢字與片假名,又有曲線勾勒的平假名,橫豎左右皆可書寫,綻放出異質造型藝術的光芒,作為畫中元素極為適宜。這種文學與美術在同一空間中共生調和的表現手法,在東亞傳統藝術中亦有淵源,并持續滋養當代視覺文化。
紫舟說:“回首往事,我似乎從幼年時代起就一直在尋找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我不斷思考著未來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想要過怎樣的人生,應該做些什么。最終我意識到,書法正是我應該做的事情,也是我表達自我的最合適方式。今后我將繼續精進書法之道,希望能將這份心意傳遞給更多人?!?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