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乾隆御碑終于露出全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1-25]
浙江日報訊 杭州市余杭區塘棲鎮上一座幾十年來與泥墻連為一體的乾隆御碑,近日終于脫離“羈絆”,以全貌示人。
據文物部門考證,御碑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初一,全碑高5.45米,其中碑身高3.35米、寬1.4米、厚0.5米,是江南一帶罕見的大御碑。碑額上刻有栩栩如生的雙龍搶珠圖形。碑文講述的大致內容為:弘歷帝南巡,查訪江蘇、浙江、安徽3省交納皇糧情況,其中蘇皖兩省積欠額甚巨,惟浙江未有拖欠。弘歷帝為表彰浙江,上諭蠲免地丁錢糧一年,并將圣諭“刻于石,曉諭官民,以示皇恩浩蕩”。
此碑上半部分因遭受250多年的風吹雨打,字跡模糊;下半部分又被砌入泥墻,只露出上端的云紋碑額,因此以前一直被誤認為是余杭與德清的分界碑而不被注意,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被確認為乾隆御碑。10多年來,塘棲群眾要求重現御碑原貌的呼聲較高。去年12月底,鎮政府投入資金20余萬元,清理御碑周邊場地100多平方米,終于使乾隆御碑露出全貌。據悉,塘棲鎮還準備投入數十萬元,用于建造“御碑亭”等保護設施。(區委報道組 唐永銘 通訊員 沈金燕)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