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又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1-10]
新華網武漢電 武漢市考古研究所、江夏區博物館日前在江夏區發現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該文化主體部分為南方文化,同時也摻雜著北方文化的痕跡。這是武漢市繼堯家林、神墩、楓墩等遺址之后研究南北文化的又一有力史料。
據《長江日報》報道,這一遺址位于江夏區豹鎮豹山村陳福堂灣附近槎山腳下一丘陵平臺上,面積約1萬平方米。這個遺址是江夏區迄今為止發現的第14個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由于不知是古文物,該遺址近五分之四被當地一家磚廠取土時破壞,直到武漢修外環線時,余下的五分之一文物才被專家發現。
該遺址文化堆積厚度在1.2—1.5米之間。經過發掘整理后,遺址出土了許多陶器和石器。陶器多以紅褐陶為主,主要器具有側三角性罐形鼎、盆形鼎、寬扁足鼎等;石器有斧、礪石和磨制精細的箭鏃。
江夏區博物館的祁金剛說,側三角性罐形鼎是南方陶器文化的典型特征,而寬扁足鼎則是北方陶器文化的特征,從陶器的形狀看,槎山遺址兼有南北兩種文化的特性。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