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質平舊藏 弘一墨跡亮相匡時春拍辛亥百年專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4-11]
作為辛亥百年人物,弘一法師以其傳奇的人生經歷、歷史貢獻不斷受到后人景仰,其書法作品也日漸成為收藏市場的焦點和熱點。為緬懷大師的傳奇一生和精深藝術造詣,北京匡時將在2011春拍“辛亥百年—20世紀名人書法專場”中,推出一批由劉質平舊藏的弘一書法精品。這批作品收藏有序,并擁有權威出版支持,面貌涵括了弘一書法早期雄而健、中期秀而雅和晚年澹而清的整個衍變過程,珍貴性與稀缺性在市場上難得一遇。
劉質平(1894—1978),海寧鹽官人,現代音樂藝術家。早年曾得李叔同賞識,東渡日本求學?;貒箝L期活躍在音樂界,為音樂教育貢獻頗多,由于與弘一情同父子,多年鴻雁往來,得大師墨寶獨多。近年來市場涌現的弘一作品雖多,來源可靠的卻極少,其中以劉質平舊藏最為權威和受市場追捧。北京匡時2009秋拍一件源此的弘一《行書心經冊》以超出估價四倍的448萬元成交足可見證。
本場專輯中一件《楷書<清涼歌>》尤其珍罕?!扒鍥龈琛笔呛胍蛔髟~,劉質平等作曲的佛教歌曲代表,1936年開明書店初版《清涼歌集》即收入此歌,后一再被收入相關歌曲集并一再被傳唱,對后世影響深遠。
作于1931年的《楷書十言聯》周邊空間錄兩偈多達四十字,在法師同類作品中實屬少見。比對前期作品,此時個人風格已穩定成形,體現出完整的面貌。本幅并有多家著錄,早在1970年就有權威出版,這在弘一全部作品中亦屬難得。
橫幅《平等普遍》創作于戊午1918年,記錄了弘一轉型時期的心態。本年三十九歲的李叔同入虎跑寺正式出家,從此有了“弘一”的新名號。橫幅體現的碑體書法漸漸收斂了前期的鋒芒,加入個人修行功力,更見雄厚偉岸?,F實與佛法世界的碰撞下,依然不能離開對于“天下大同”的共通與向往。人生和書體都處在轉折時期,這個時期的墨跡自然更加珍貴。
同作于該年的《楷書九言聯》是弘一為屹山居士(堵福詵)所集的金剛經句,亦為弘一早期精品。堵福詵是當時活躍于江漸一帶的文化人,與弘一在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時為同事。李叔同出家后,成為弘一大師的護法。曾與徐仲蓀一起修補文瀾閣的四庫全書,是當時活躍于江漸一帶的文化人,在與李的交誼往來中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行書佛三身贊》洋洋五幅條屏為弘一1931年夏天所作,這于惜字如金的弘一殊為罕見。本年驛馬勞頓卻身染重疾,劉質平一直護侍左右。分身無量,游化十方,普度有緣,此時寫《佛三身贊》表達出法身不滅,化身成佛的意味。乃師殊勝之作,質平尤其不敢怠慢,于每一幅裱背恭敬鈐上“劉質平”印。價值之珍無需贅言。
此外《楷書“老實念佛”》、《楷書七言聯》等件件精絕。專輯包含了弘一書法各個創作時期的代表作品,空間跨越浙江、福建等地。從中不難見到用筆結體,總體風格的差別與演變,領略到佛言偈語所展示的禪機。如此成系列的弘一書法精品,對于有一定收藏品味的藏家而言,機會實屬珍貴,不容錯過。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