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裙裳華彩:馬面裙的古韻今風”展掠影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5-10-28

      ——“裙裳華彩:馬面裙的古韻今風”展掠影

      鮮艷的大紅色緞,上面用盤金繡柿蒂窠紋,間飾花卉紋。

      衣上繡鸞鳳花卉紋,左右袖口各鑲綴11條彩繡花邊,腰部彩繡花卉博古紋,肩部有三層彩色云肩。

      裳部分則由百褶裙與鳳尾裙共同構成,尾端裁剪成寶劍形狀,下綴有葡萄形鈴鐺。

      如此細致地描繪這件“紅色緞地繡人物花卉紋宮衣”,是因為它明艷華麗的樣式、精致裁繡的細節。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展廳中,每位走進“裙裳華彩:馬面裙的古韻今風”展覽的人,無不為古代服飾之美而贊嘆、為工藝之巧而折服。

      馬面裙,可以說是當今新中式服裝中的“明星”。這種廓形簡潔、以流動褶皺為特色的裙子,不僅具有鮮明的傳統特色,還極其百搭,甚至搭配T恤、襯衫等常服也好看,因此很受不同年齡段女性的喜愛。

      此次展覽通過“序篇·初露端倪”以及“方興未艾”“百紫千紅”“簡雅凝練”3個單元梳理馬面裙的發展歷程,展出66件(套)展品,包含明清時期、20世紀初的馬面裙,以及兩件宋代褙子和旋裙復原品,充分展示了馬面裙美學演變脈絡。

      “馬面”原指古代城墻中探出的一種長方體結構。馬面裙是由左、右兩幅矩形裙片在前中裙門處交疊,再上連裙腰,形成兩片共腰、兩側打褶的基本制式,因裙門的長方形結構似“馬面”,故而得名。

      “馬面裙的衣身開合方式、裙門疊壓、褶裥結構、圖案裝飾、文化內涵等要素綜合形成了其運動性、遮蔽性、裝飾性和禮儀性共存的特色,可謂中國古人高度發達的獨特制衣智慧與美學特色的體現?!鼻迦A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副教授賈璽增說。

      環顧展廳,展品琳瑯滿目,有“貴婦裝”,也有“平民裝”,有玄黑、正紅的“典雅范兒”,也有湖藍、淺粉的“小清新”……幾位觀眾在展廳中津津有味地欣賞,不時評論一下服裝的針腳細密、繡工精深。

      “明清時期馬面裙多華美絢爛,到了20世紀初,西風東漸使得馬面裙逐步簡化,裙型趨向纖細合體,裙腰逐步從圍合式演變為套穿式,闌干條也愈加簡約?!辟Z璽增介紹。

      從展出的20世紀初粉紅色繡花鳥紋魚鱗馬面裙、繡海水鶴穗紋紅喜裙等服裝中可以看到,布料上多了一些機器印花的元素,傳統的刺繡花邊被蕾絲花邊等新材料所取代。但此時的馬面裙仍保留了不可或缺的傳統元素,如裙門的刺繡、闌干的裝飾等,這些都流露出對傳統的繼承,也呈現了東西交融下女性裙裝的轉型。

      “美用一體,既有裝飾性又有功能性,可以說是馬面裙在當今社會走紅的重要原因?!辟Z璽增說。他表示,當前除了大眾廣泛關注外,學術研究也在不斷跟進,該展應該是目前國內以馬面裙為主題的規模最大的一次系統展覽,希望能夠推動大眾對服飾歷史的了解,也推動傳統與當代生活更好地融合。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