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巴山蜀水鋪展多彩藝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5-10-23




      這個秋天,中國藝術節開啟“巴蜀時間”,攜著100余臺優秀舞臺藝術作品,170余個群眾文藝作品,1000件全國優秀美術、書法篆刻和攝影作品,走進川渝兩地。多彩藝術與巴風蜀韻交相輝映,一幅繽紛多姿的藝術畫卷徐徐展開,繪出文藝百花園萬千氣象。

      10月1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在四川成都開幕。本屆中國藝術節以“藝動巴山蜀水 共繪時代新篇”為主題,集中呈現近年來中國文藝新高度、新氣象,文藝工作者新作為、新風貌,全力打造“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舞臺創作生機勃勃

      重重山巒阻隔古蜀先民,五丁開山劈石,將“天梯石棧相鉤連”的“蜀道之難”呈現于舞臺之上……作為本屆中國藝術節開幕演出,舞蹈詩劇《蜀道》從“五丁開道”的傳說講起,串聯起李冰治水、文翁化蜀、劍閣崢嶸、翠云穹廊、十二月市,由古及今,將“一條古蜀道,半部華夏史”的故事娓娓道來。

      “這是一條活的蜀道,幾千年前的古蜀人開辟了這條道,現在仍然在我們的腳下綿延?!薄妒竦馈房偩帉з☆n1硎?,她希望這部作品能夠走向更多地方,讓更多人了解蜀道文化和川蜀氣象。

      視角獨特、表達新穎、時代氣象,不僅是這場開幕演出給人的印象,也道出了許多觀眾對本屆中國藝術節演出劇目的觀感。

      中國藝術節是中國規格最高、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文化藝術盛會。本屆中國藝術節期間,包括京劇《齊白石》、雜技劇《先聲》等在內的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在巴蜀大地輪番登場。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

      從時代沃土中挖掘題材、汲取靈感,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走上舞臺。抒情話劇《大漠日記》以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群體真實事跡為藍本,生動再現自2000年起,一批批青年學子遠赴新疆且末縣支教,二十余年扎根邊疆的感人故事。音樂劇《逐夢》將“中國速度”搬上舞臺,勾勒三代鐵路人的奮斗軌跡,塑造了勇于領跑的時代奮斗者群像。

      以青春視角塑造英雄史詩、重構經典文本,搭建起歷史與當下的情感連接。作為國內首部講述抗美援朝戰爭題材的音樂劇,《尋找李二狗》通過一枚穿越時空的“和平萬歲”紀念章,讓當代青年回到抗美援朝戰場,與志愿軍戰士并肩作戰,“青春無悔”的精神內核引發觀眾情感共鳴。越劇《我的大觀園》以現代姿態重返經典,作品對“我是誰”的追問,契合了當代青年群體對自我價值的關注。

      守住本真,創新表達,市場自會給出回應。兒童歌舞劇《貓神在故宮》以“貓”的視角,展開一段“關于友愛與陪伴、記憶與歷史、生命與永恒”的旅程,自首演以來已在全國巡演160余場。導演焦剛認為,其廣受歡迎的原因在于“守住本真”。婺劇《三打白骨精》因“變臉又變裝”的視頻火遍全網,其創新堪稱大膽——融入變臉、變裝,現代舞美的聲光電,甚至用無人機替代傳統道具。從2023年首演至今,該劇已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100余場。

      近年來,豐富的舞臺作品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走進劇場看大戲。這是文藝創作新氣象的生動注腳,也是對文藝工作者守正創新、勇于開拓的正向回饋。

      藝術與生活如此近

      四川大劇院劇場外,非遺展示區熱鬧非凡。從蜀繡、竹編、彩燈,到戲曲臉譜、服飾,引得觀眾駐足觀看、嘖嘖稱贊。這些凝結匠心的作品,許多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竹編茶杯、蜀錦領帶,可感可觸。

      藝術不只是舞臺上的表演,還是眼前的生活,正如中國藝術節既是“藝術的盛會”,也是“人民的節日”。

      群眾創,群眾演,千萬普通群眾用熱愛匯聚藝術星河。本屆中國藝術節上,群眾文藝愛好者、群眾文化工作者帶來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群眾合唱、廣場舞等六大門類精彩作品,參評第二十屆群星獎。在成都塔子山公園,沈陽文旅青年合唱團帶來的《東北風》收獲如潮掌聲。教師、醫生、程序員、酒吧歌手……80名來自不同行業的音樂愛好者走到一起,不僅用合唱點亮自己的生活,也用熱愛詮釋了普通人的追求與執著。

      人民需要文藝,文藝也需要人民。

      10月16日下午,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書法篆刻、攝影作品展覽同時在成渝兩地開幕,丹青之韻、筆墨之趣、光影之美鋪灑在巴蜀大地。這一系列展覽的一大亮點就是公教活動豐富。展覽舉辦期間,名家講座、藝術家導覽、藝術工作坊以及“美術館奇妙夜”等活動漸次展開,推動美術館轉變為更加開放、更加溫暖的城市藝術會客廳,讓藝術更好地融入大眾生活。

      在重慶施光南大劇院,民族舞劇《紅樓夢》的導演黎星、李超向百余名青年分享《紅樓夢》的構思和呈現過程?;迎h節,青年創作者與高校師生圍繞“導演風格建立”“跨界合作挑戰”“傳統美學當代轉化”等話題積極提問,氛圍十分熱烈。這是本屆中國藝術節聯動活動之一的“點亮生活”青年藝術周,旨在為青年藝術人才提供展示、交流、成長的平臺。

      本屆中國藝術節還將文華獎、群星獎參評作品的惠民展演舞臺從劇場搬到社區、街區、景區,旨在推動從“臺上演”向“全民享”的轉變,將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拉滿”。

      雙城聯動文旅和鳴

      四川彭州,一場跨越國界、融合創新的戲劇活動,將藝術星光灑滿城市街頭?!?025成渝戲劇雙城記”匯聚了來自中國、法國、英國、德國、比利時等國的31部劇目、84場演出。此次活動通過“戲劇+藝術”跨界融合,為大眾帶來別樣的文化體驗:“漫游的史詩”移民外星人國際巡展,將戲劇、空間與大眾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山間音樂會讓戲劇與音樂碰撞出獨特火花……“2025成渝戲劇雙城記”構建文旅消費新場景,設計“戲劇體驗”旅游產品,帶動餐飲、住宿及文創消費。

      巴山蜀水,文脈相依,文旅和鳴。

      本屆中國藝術節通過雙城聯動,不僅全方位展示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蘊,也為推動巴蜀文旅深度融合注入生機活力。除“2025成渝戲劇雙城記”外,川渝兩地還攜手推出雜技魔術展演、非遺展、數字藝術展等。以活動為特色,兩地聯手推介“跟著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游川渝”100個文旅特色場景,涵蓋夜游經濟、文博藝術、科技藝術、特色街區、文創市集等,包括重慶洪崖洞、大足石刻景區、萬州天生城文旅街區,四川成都錦里、廣元大蜀道不夜三國城、南充閬中古城等,持續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在更大范圍釋放節會效應。

      在寬窄巷子的煙火氣中邂逅川劇表演,在洪崖洞的璀璨夜景里聽一曲四川清音……文旅和鳴在人們心中泛起久久漣漪。川渝兩地打破劇場與景區界限,讓靜態歷史文化遺產與當代藝術對話,將文化影響力轉化為旅游吸引力,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人文和經濟交相輝映、價值共贏。

      本屆中國藝術節整體活動將持續至年底,通過“互聯網+演藝”模式,增強年輕人參與感,打造一場全民藝術盛會。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