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中外專家學者發布彩塑藝術研究前沿成果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5-10-20




      蘭州10月19日電 (記者 馮志軍)18日至20日,“2025敦煌石窟藝術彩塑專題學術研討會暨首屆敦煌彩塑臨摹展”在敦煌研究院舉辦。來自中國、德國、英國、日本等國的專家學者,圍繞“敦煌彩塑臨摹、研究、創新”主題,分享彩塑藝術研究的前沿成果,探討敦煌文化藝術當代轉化新思路。

      據介紹,敦煌石窟藝術作為佛教美術東傳的集大成者,其藝術本體由建筑、彩塑、壁畫共同組成。其中彩塑作為石窟藝術的主體性存在,歷經一千六百余年時光,莫高窟現存彩塑2400余尊,種類豐富,造型多樣,以其技藝傳承、美學創新和文化整合構建了佛教藝術中國化的完整視覺譜系,是敦煌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20世紀40年代起,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前輩們,開展了壁畫內容考釋、通過臨摹挖掘整理各時代壁畫的藝術特點,整體構圖、圖案紋樣、色彩搭配和繪畫技法等,發表了大量的學術成果,也對各時代洞窟內的彩塑進行了調查和梳理,確定了彩塑創作的時代,并對一些洞窟內彩塑的經典制作開展了研究。在后續幾十年中,該所藝術家們還臨摹復制了多個單體塑像和多身群像。

      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說,石窟寺由窟體建筑、彩塑、壁畫三個部分構成,由于絲綢之路沿線山體地質條件所限,無法直接雕刻塑像。因此,古代工匠以木條、蘆葦捆扎成為骨架,再使用草泥塑造佛像或菩薩像的樣貌,最后在表面進行彩繪,形成了獨特的彩塑藝術。

      相對于壁畫的藝術特點和內容闡釋,以往學界對“敦煌彩塑”的關注度不高。蘇伯民說,石窟作為傳播佛教信仰的主要場所,洞窟中佛龕內的彩塑則是洞窟文化的中心所在。莫高窟也不乏存有一鋪、或兩身以及單體巨型彩塑,如第96窟、第130窟的大型塑像,第45窟佛龕內的一鋪彩塑,以及第194窟盛唐晚期脅侍菩薩像,因動勢而垂立的衣紋集成優美的弧線,表現出盛唐華麗豐腴的特點,極具“東方之美”。

      “如果將這些石窟的彩塑進行系統研究,臨摹復制,并將其陳列在一座大型博物館中,我們不難發現,各時代造像在身體比例、人物容貌,肢體姿態等方面的差異,也正是各時代佛教造像藝術的特點,如果再細致到人物表情,各肢體的塑造、所著服飾和多元文化融合等多個方面進行研究和總結,將會呈現出中國佛教造像藝術的發展史,也可清晰地勾勒出絲綢之路上佛教造像藝術風格的演變軌跡?!碧K伯民表示。

      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還圍繞彩塑藝術與美學研究、材料工藝與臨摹研究、對話傳統與活化應用、文物修復與數字化利用、石窟造像研究等議題展開研討交流,推動敦煌藝術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