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10月19日電 (記者 應妮)由圓明園管理處主辦的“銘記歷史傷痛·守護文化瑰寶——景泰藍《海晏河清尊》捐贈儀式”18日在圓明園遺址公園舉行。
“海晏河清尊”制成于1760年,是景德鎮御窯為圓明園海晏堂燒制的陳設品,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該尊肩頸部飛舞的海燕與“海晏”同音,足部的荷花、通體閃亮的霽青色代表“河清”,三者巧妙結合象征“海晏河清”,寓意天下太平。
景泰藍《海晏河清尊》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戴嘉林在遵循原瓷器文物藝術特征基礎上制成的作品,融匯當代審美理念,既展現出傳統景泰藍工藝的非凡魅力,也體現了老一輩藝術家深厚的文化情懷。捐贈儀式上,他以主創身份將這一藝術作品正式贈予圓明園遺址保護基金會?!按骷瘟执髱煆乃嚵苣晁囆g成就展”同步拉開帷幕,全面呈現其藝術生涯與杰出貢獻。
圓明園管理處副主任李向陽在致辭中強調,要始終以史為鑒,發揮圓明園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引導廣大青少年勿忘國恥、砥礪奮進;不斷豐富圓明園歷史文化內涵,積極運用多種藝術形態與現代媒介,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傳”下去。
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白云濤指出,以景泰藍技藝對國博的館藏“海晏河清尊”進行重塑,并在圓明園這一歷史場所予以呈現,不僅是傳統工藝在當代的有效傳承,也是通過傳統非遺技藝深化文化教育、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舉措。
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會長宋印偉表示,景泰藍作為“燕京八絕”之一,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杰出代表。景泰藍《海晏河清尊》的藝術重塑再造,既是銘記歷史的生動載體,更是彰顯文化復興的重要實踐。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