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儒家思想與西方思想有契合與互鑒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5-10-14

      上海10月14日電 (記者 許婧)著名漢學家、意大利威尼斯大學校長李集雅14日在第二屆世界中國學大會主論壇上以《意大利對儒家思想的接受:中國倫理思想的傳播及其文化意蘊》為題,探討“四書”對于耶穌會傳教士的價值與意義,并凸顯其作為溝通中西兩大古典傳統的文化橋梁之作用。

      當天,第二屆世界中國學大會開幕式及主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開幕,約500位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圍繞“世界視野下的歷史中國與當代中國”的主題展開深入研討。

      李集雅主要從事古代漢語、古代哲學與宗教經典,特別是儒家思想與中國倫理研究。著有《儒家》《古代中國的祥瑞與奇跡:漢代、三國、六朝》等著作。她將《論語》《中庸》等中國經典翻譯成意大利語并在意大利出版,對中國文化在意大利的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李集雅致力于中意兩國文化交流,將威尼斯大學的第一個海外辦事處設在中國。2023年,她入圍首屆蘭花獎終身榮譽獎。

      李集雅認為,耶穌會士之所以重視、研讀并傳播“四書”,原因之一是“四書”由孔子與孟子精心選編,凝聚了中國古代經典的精髓;同時,“四書”行文簡潔曉暢,內容明晰易懂,因而在中國廣為流傳,且成為先哲智慧的集中載體。

      “儒家思想與西方思想有契合與互鑒,耶穌會士將這些共鳴傳遞給歐洲的讀者?!崩罴疟硎?,西方學界關于儒學本質的爭論由來已久——其究竟屬于宗教體系抑或哲學思想?此論爭在宋代新儒學興起后尤甚,而后經由歐洲耶穌會士對儒家典籍的詮釋,更引發跨文化的思想碰撞。利瑪竇明確提出:儒家先賢以遠比前人明晰曉暢的方式闡述學說?!罢蛉绱?,我們選擇將‘四書’而非‘五經’譯為拉丁文,以使歐洲學界得以通察中國哲學之全貌?!?br/>
      李集雅認為,當今世界應當為“和而不同”而努力,擁抱文明差異與多樣性,鼓勵開放、合作與包容。中國經典包含中國哲學和日常生活的精髓,了解中國經典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社會。在她看來,文明間的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書本上,更需要人與人的交流、機構與機構的合作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