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華磊《六和圓滿》贈予蘇州博物館館藏
“國禮風華 薪火相傳——常沙娜作品‘新中國第一份國禮’捐贈儀式”2日在蘇州博物館舉行。儀式上,常沙娜工作室董事長紀華磊將“新中國第一份國禮”的復刻品《六和圓滿》贈予蘇州博物館館藏。
“永遠的敦煌少女”、人民大會堂的裝飾設計師、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任時間最長的院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名譽會長……常沙娜傳奇的一生中擁有眾多名譽與頭銜,見證過諸多重大事件。即便如此,設計“新中國第一份國禮”也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據常沙娜工作室創始人、法國人類學博物館敦煌圖案學博士黃炫梓介紹,1952年,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次大型國際會議“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在北京召開。為會議設計禮品的任務落在了年僅21歲的常沙娜身上。
和平鴿是最契合和平會議的形象。當時,畢加索繪制的和平鴿在全球風靡一時,常沙娜的老師林徽因卻教導她要設計出屬于中國的和平鴿。在林徽因的建議下,常沙娜從自己熟悉的敦煌圖案中提取出銜著花朵的鴿子形象,打造出一組景泰藍工藝品組合,郭沫若稱贊為“這是新中國第一份國禮”。
在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宋寧頡看來,當下,年輕一代正接過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接力棒,以敦煌IP為例,在捐贈儀式舉行的同時,全國就有14場敦煌文化的展覽正在舉辦。工藝品、話劇、數字藝術展……敦煌文化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于世人面前。
常沙娜老人通過視頻致辭說,敦煌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自己的心始終與敦煌文化緊密相連,愿敦煌藝術的璀璨光芒,通過不同的載體照亮更多人的心靈。
蘇州博物館副館長茅艷表示,蘇州博物館將以此捐贈為契機,通過舉辦更多相關展覽和活動,讓更多人了解敦煌文化,激發公眾對非遺的興趣和熱愛,營造全社會關注參與非遺保護的濃厚氛圍,讓非遺保護和傳承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風尚。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