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中藝熱訊:鎮館之寶“出差”記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5-08-06




      “‘小粉爐’完成‘出差’任務,回南京了!”7月20日,“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環省行活動最后一站在江蘇南京落下帷幕。

      “火爆!而且是超出預期的火爆!”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博物館處處長劉旭東告訴記者,“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環省行活動于去年9月底啟動,走過江蘇省13個設區市,一批“鎮館之寶”頻頻“出差”,優秀文博資源送達各地博物館。184天展期,累計接待觀眾209.7萬人次,文創銷售額達1166萬元,實現了“創新一項機制,激活一個領域”的出圈效應。

      “頂流”匯聚,家門口看大展

      “過去,想近距離觀看這些‘鎮館之寶’,需要東奔西跑到各地博物館,沒想到這次能在家門口看到它們集體亮相,真是大飽眼福!”“五一”假期,文物環省行走進蘇州,吳江區居民周女士輕點展柜上的“黑科技”顯示屏,文物的詳細介紹和三維立體圖立即浮現出來,雕刻紋飾等細節一覽無余。

      瀏覽了一遍展柜文物,周女士給父母當起了解說員:“這‘小粉爐’是原藏于南京博物院的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蓋爐,旁邊是蘇州博物館的明代饕餮紋玉杯,那是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清中期掐絲琺瑯鎏金太平有象熏爐……都是平時見不著的寶貝!”

      兼顧群眾喜愛度和文物等級,江蘇省文旅廳協調省內頭部博物館拿出20多件珍貴文物到13個設區市“出差”。每站分為“見物、見展、見證、見面”四大板塊,以“珍貴文物+數字展+文創藝術”相結合形式,與觀眾在“家門口”見面。為了在有限的展期內服務更多觀眾,不少博物館取消周一閉館,周末晚間延時開放。

      活動每到一地,還會與當地博物館的特色文物“聯袂”展出。無錫博物院院長榮駿炎介紹,該院將五代楊凝式韭花帖時隔7年重新展出,并將被網友稱為“小青爐”的南宋龍泉窯梅子青鬲式爐和“小粉爐”一同展出。南通博物苑奉上出土于南通海安青墩遺址的新石器時期玉大璧,展現高度發達的地域文明;在鹽城,中國海鹽博物館的西漢青玉璧、隋代青釉蓮瓣紋八系罐,讓市民感受到了“千年鹽都”的文化魅力。

      文物“鮮活”,文創受熱捧

      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5G大運河”沉浸式體驗空間被“搬”進了“環省行”展廳。站在大屏幕前,通過裸眼3D技術,在5分鐘內穿越大運河沿線8省17市,身臨其境感受運河之美。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館長鄭晶介紹,為了將“5G大運河”帶到更多地市博物館,該館攻克技術難題,制作出可以適配不同場館條件的輕量化版本,雖“輕量”,但效果不減。

      近年來,江蘇各地博物館數字化、智慧化建設如火如荼。巡展“見展”板塊集中展示了江蘇打造“無邊界博物館”的成果,觀眾佩戴VR眼鏡,就能在虛擬世界暢游南京博物院“物華天寶”、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運載千秋”、蘇州博物館“純粹江南”等30個精品展覽。

      數字技術讓文物“活”起來,“明星文創”則滿足了觀眾“把文物帶回家”的需求。早晨9點,無錫博物院門前的兩條隊伍,一隊奔向展廳看“小粉爐”真身,一隊沖到文創區搶購“小粉爐”冰箱貼。無錫站巡展期間,單日文創消費額突破40萬元,帶動了“蓋章打卡買文創”的博物館經濟。

      在文創專區,胖嘟嘟、圓滾滾的吳王夫差毛絨劍“圈粉”一大批年輕人,運河茶禮套裝采用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以及國藝釉彩銅等制作技藝……南京博物院文創部主任田甜說,博物館還在巡展過程中不斷開發文創產品,“小粉爐”周邊文創已從最初的擺件、冰箱貼增加到40多種產品,種類不斷拓展,環省行活動期間,“小粉爐”冰箱貼銷售額432萬元,成為文創單品“銷冠”。

      豐富展陳,“大館帶小館”

      “過去,通常都是基層博物館將文物借給大型博物館,而頭部熱門博物館很少將精品展覽送到基層?!边B云港市博物館館長江睿介紹,該館周末單日訪問量平均為4000人,“文物環省行”巡展期間單日接待觀眾突破4.2萬人,刷新江蘇省備案博物館單日接待量最高紀錄。江睿說,文物環省行巡展展現出的數字化展示技術和文創產品設計理念值得基層博物館學習,能夠促進各地各級博物館加速發展。

      相關專家認為,“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環省行活動一方面聚焦人民需求,創新優質文化資源直達機制;另一方面,為基層博物館提供了可復制的創新樣板,能夠整合省內博物館優質資源,密切館際交流,加強區域合作。

      作為文博大省,江蘇擁有備案博物館300余家,有些城市已經建成“百館之城”,但博物館客流量不均衡、展陳形式陳舊等問題仍舊存在。如何提升中小博物館觀展體驗?當前,江蘇正結合實施中小博物館提升工程,強化“大館帶小館”業務幫扶。

      “對歷史文化最好的保護,就是融入日常生活,成為生活所需?!苯K省文旅廳副廳長、文物局局長拾峰透露,未來考慮將大型博物館的藏品和展陳設計優勢,與中小博物館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靈活性結合起來,形成資源互補,常態化推動優質博物館資源持續向外向下延伸覆蓋。同時,充分運用江蘇省博物館數字化優秀成果,讓優質文物資源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等,打通服務人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