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唐三彩等珍寶現身上海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1-27]
臨近歲末,來自世界華人收藏界的二百八十余件民間精品古董25日起在滬上集中展覽。該展覽中不乏像唐代銀胎唐三彩仕女騎馬彩繪俑和完整的清代儲秀宮康熙官窯等稀世珍品,這些稀世珍寶每一件的價格都在千萬之間?!?br/>
據中新社上海一月二十五日電,這是近年來上海品種最齊、展品最精的一次民間古董收藏集中展示,該活動得到了海內外華人的大力支持,許多個人收藏家紛紛拿出了自己的收藏精品。主辦方一共收集到了來自世界各地華人收藏家的珍品古董二百八十余件。這些古董分為﹕官窯瓷器、民窯瓷器、文房四寶、竹木牙雕、古董雜件、翡翠首飾以及書畫真跡七個部分。
上海著名古董評論家蔡國聲介紹說,此次展覽中兩件古董是“國寶級”的珍寶。一件是唐代銀胎仕女騎馬彩繪俑。蔡教授說,在唐代,唐三彩一般都是以陶土為胚,而金銀這種貴重金屬一般只用做盤和盆等用具?!暗沁@件唐三彩卻以銀為內胎,而且是以一種明器俑的形態出現,這不僅在民間收藏界,就是在專業古董收藏領域也是十分罕見?!辈探淌谕嘎?,這件銀胎唐三彩曾亮相中央電視臺《鑒寶》欄目,當時作為責任評估師,他給出的“最最保守”的估價就在八百萬以上。
另一件是清康熙年間的儲秀宮制三彩暗花盤龍花紋大盤。蔡教授介紹,清代康熙年間的三彩大盤本身就十分罕見,而這個大盤工藝精良,是康熙官窯的精品﹔另外,儲秀宮歷史上一般認為是慈禧太后的寢宮,康熙年間的儲秀宮大盤至今從未現過身,這個大盤的出現填補了國內的空白。據了解,這個儲秀宮大盤多年來一直流傳在海外,此次是通過海外民間收藏家之手首次回歸中國。
(香港大公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