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派第二代,當好領路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1-10]
西湖邊的恒廬美術館,昨天迎來了新年首個學術研討會,主題頗具玩味:“五音相和,和而不同?!迸c會者包括了二十余位省內外各個領域的藝術家和學者。
“五音”是指“恒廬五友”,也是此次研討會的發起人:擅長花鳥畫也工舊體詩的盧坤峰,擅長山水畫的童中燾,專攻古詩文的吳戰壘,卓越于人物畫的吳山明,喜好書法篆刻的金鑒才。舉辦這樣的活動,是旨在借五老之社會影響,呈傳統藝術之魅力,以及承擔傳統藝術之當代建設的責任。
兩位遠到之客———來自貴州的美術史研究專家姜澄清和來自上海的美術評論家、鑒賞家徐建融對此類學術研討和圍爐談藝興趣頗濃。徐建融將“五友”看做潘天壽等人之后的浙江詩詞書畫界“第二代掌門人”?!坝捎诜N種原因,第二代的成就不可能超越第一代。但他們起碼應該把老一輩的東西延續下來,讓第三代來發揚光大?!毙旖ㄈ谡J為,有的人將當代文化的某種缺失歸罪于“反傳統”。事實上,“不懂傳統偏來傳播傳統的”比“反傳統”的危害更大,以為“涂鴉一氣就是前衛”,以為“胡吟幾句就是現代”的更是大有人在?!耙淖冞@種現狀,發揮像‘五友’這樣第二代藝術家的領路作用迫在眉睫?!?br/>
與此同時,徐建融也十分看好“浙派第三代”的發展:“新浙派的藝術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傳統底蘊,三代畫家各有特色,而其中中青年畫家的作品尤其值得關注,市場價值有待進一步挖掘?!?br/>
來源:杭州日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