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龍首塬大白楊考古發現古代墓葬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02-18]
記者2月18日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該院在西安市蓮湖區紅廟坡街道原大白楊村東南、漢長安城東南龍首塬高地上,考古發掘墓葬2000余座,其中西漢墓超過1700座,分布非常密集,出土文物1.1萬余件組,為復原古都長安西漢時期社會圖景提供了重要素材。
據介紹,漢墓以小型墓葬為大宗,多為豎穴墓道洞室墓和斜坡墓道洞室墓;葬具多為木質單棺,葬式以仰身直肢占絕大多數,流行單人葬,有一定數量的兩人合葬;出土各類遺物近1萬件,多為普通陶器,包括仿銅陶禮器、模型明器和實用器。其中,仿銅陶禮器組合以施紅、白、紫彩的鼎、盒、鈁為主。出土銅錢數量最多,除半兩、五銖外,隨葬種類多樣的新莽錢幣,如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貨泉、貨布、大布黃千、次布九百等。
考古發掘還出土了與墓主職業或身份相關的隨葬器物,如玉料、職印、銅器刻銘等。玉料品質較好,基本都是治玉過程中的邊角料,表明墓主可能為玉器作坊工匠。個別發現“千歲單祭尊”印、“樂工作靳氏”器等銅器刻銘和職印,表明墓主有一定社會地位,但不會過高。
考古人員認為,大白楊墓地為一處大型西漢墓地,以西漢小型墓葬為主,葬者當以長安城周邊平民為主,其中可能包括玉器工匠和低級官吏。該墓地使用年代與西漢國祚基本保持一致,為研究西漢京師周邊平民墓地的時空分布、小型墓葬的發展演變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是復原古都長安西漢時期社會圖景的重要素材。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