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榆林·陜北民歌展亮相中國工美非遺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3-12-28

      北京12月28日電 (記者 應妮)說起陜北民歌,人們常用“唱紅了天、唱慟了地、唱出了一個歡天喜地”來概括,這分別對應的是《東方紅》《哀樂》和《春節序曲》。陜北民歌在中國的廣泛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榆林·陜北民歌展”28日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以陜北經典民歌現場活態展演為主線,配合多種的展陳手段,力求帶給觀眾沉浸式體驗。

      陜北民歌是流行于陜西省北部黃土高原上的各類民間歌曲的統稱。其品類豐富,主要包括信天游、山曲、爬山調、船工號子、大秧歌調、旱船曲、酒曲、二人臺、榆林小曲、清澗道情、傳統小調及眾多風俗歌曲等共兩萬七千余首。陜北民歌直接產生于日常的生產生活之中,與當地人的語音腔調、地域性格、生存環境、生活情感等聯系緊密。

      陜北人善于把他們在生產勞動、節日廟會、苦難、憂憤、愛情、婚姻中的種種感受用民歌表達出來,矢口即興、隨性而歌,它高亢粗獷、質樸率真而又委婉悠揚,展現出黃土高原獨具的地域風格特點。因此陜北民歌也被譽為一部揭示陜北黃土高原社會、歷史、文化、民俗信仰、人情世故的百科全書。

      陜北民歌的蘊藏十分豐富,從1938年被魯迅藝術學院的音樂家們發現以來,記錄、整理活動從未停止。從現有資料可見,“陜北民歌”這一概念是在1939年正式出現;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成立中國民間音樂研究會后,發表陜北民歌收集整理成果,文學系對民間文學材料加以整理,篩選出400多首陜北民歌編為《陜北民歌選》,標志著陜北民歌從口頭傳唱到書面記錄的第一次轉變,是陜北民歌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此次展覽展示內容分為序廳、千年老根黃土里埋、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滿天星星一顆顆明、守望非遺留住根脈、信天游永世唱不完等篇章,展覽面積約3200平方米。記者看到,展覽現場有一處沉浸式展區,模擬了陜北地形地貌,在多媒體手段的運營下營造出瀑布的壯闊、高原的寂寥、窯洞的靜謐,歌手、演員們在這樣的環境中放歌和表演,瞬間就把觀眾帶入到情境之中。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負責人周慶富表示,展覽以陜北經典民歌現場活態展演為主線,配合多種的展陳手段,在有限的空間內將陜北民歌的“古與今”“形與魂”“人和物”“靜與動”充分呈現出來。舉辦“榆林·陜北民歌展”是該館展示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次重要探索,希望大家共同為非遺活態傳承、講好非遺故事、傳播好非遺聲音貢獻力量。

      展覽由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將持續展出至2024年6月27日,其間榆林市相關部門及各縣市區將舉行多場活動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