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廣西灌陽發現春秋戰國時期文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3-12-28

      桂林12月28日電(王游明 時榮林)近日,為表彰村民周建斌、周為、王小龍和莫加邦主動上交文物的善舉和文物保護意識,廣西桂林市灌陽縣文廣體旅局為他們舉行了一場莊重的表彰儀式,縣文廣體旅局,縣文物管理所相關人員及洞井瑤族鄉政府主要領導向他們頒發了榮譽證書和錦旗,對他們傾心保護身邊文化遺產的行為表示感謝和贊揚。

      今年6月10日,廣西桂林市灌陽縣洞井瑤族鄉太和村村民周建斌、周為、王小龍和莫加邦在果園勞作時,挖掘出一個青銅器。他們意識到這個樣子奇怪的東西有可能是珍貴的文物,就迅速向村干部匯報了這一發現,并立即把“寶物”送到洞井瑤族鄉政府,鄉領導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向縣文物管理所匯報了此事,同時為保萬無一失,鄉政府把此物件移交派出所保管。

      灌陽縣文物管理所副研究館員文虹在接到電話后又驚又喜,立即請鄉政府和村委組織村民保護好現場,同時聯系到廣西文物保護與研究所教授李珍到現場勘察指導,初探現場,確定為戰國時期墓葬或窖藏,出土物為春秋戰國時期銅甬鐘。

      為保護地下遺址和文物,洞井瑤族鄉黨委政府組織相關人員召開緊急會議,安排村民協助縣文物管理所保護現場,派出所出動警力日夜巡邏,搶救性發掘保護迫在眉睫,縣文物管理所請來區、市文物考古專家一行6人,對太和村青塘凹棉花園出土銅甬鐘的出土現場進行了勘探,并布方試掘,經過三天兩夜的發掘,先后在甬鐘出土地的西面發現了銅鉞,銅矛各1件,玉玦近20件,初步判定為春秋戰國時期窖藏器物。

      “文物是國家的,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上交?!倍淳幾遴l太和村村民周為說。

      文虹介紹,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灌陽這片土地勞動、生息、繁衍。灌陽縣歷史悠久,各時期文物的形成年代明確、發展序列完整、類別齊全。從新石器時期到近現代,每一個朝代都有文物出土。

      這次挖掘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窖藏器物,將成為該縣寶貴的研究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有助于揭示古代歷史和文化的謎團。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