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涼州大云寺經修繕重啟對外開放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3-11-20

     蘭州11月20日電(記者 丁思)歷時兩年古建修繕與保護,千年古剎涼州大云寺舊貌換新顏,20日重啟對外開放。當日,《涼州大云寺歷史變遷展》作為輔展首次亮相。

      地處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的大云寺,是武威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原名宏藏寺,為前涼升平七年(公元363年)張天錫所建造,距今已有1600多年。唐載初元年(公元689年)改名為大云寺,西夏時改為皇家護國寺。

      武威市西夏博物館副館長任赟20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介紹稱,因年代久遠,大云寺古建群存有地面破損、殘缺不全,墻面酥堿、起甲開裂、空鼓脫落等不同程度的病害,屋面的瓦片破損開裂,亟待保護修繕。

      此次工程,是當地官方繼20世紀70年代修繕古鐘樓、80年代油飾彩畫古建筑后,再次展開保護規模最大的一次。

      任赟說,此次工程于2021年11月開工,歷時兩年。主要對大云寺古鐘樓等六座單體建筑進行全面保護修繕,對開放區院落地面、圍墻、內部給排水、電氣等配套設施進行了整修,消除了文物建筑存在的各類病害,使大云寺文物古建筑安全及歷史風貌展現上升到新水平。

      20日,武威市西夏博物館還精心制作推出《涼州大云寺歷史變遷展》作為輔展,從戰國、前涼、唐、西夏、明清、民國、新中國成立后七個歷史階段介紹了涼州大云寺的歷史變遷過程,并增設木質屏風、轎車實物作為新的看點。

      參訪者可領略到保護修繕后大云寺古鐘樓、火廟大殿、春秋閣及其配殿氣勢恢宏的建筑風采,還可以徜徉院落中,感受彩塑佛像、石質碑刻、楹聯匾額所蘊含的文化底蘊。

      “大云寺不僅是歷史上河西走廊的名剎古寺,更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歷史見證?!比乌S說,該寺院內發現的《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是迄今中國唯一的西夏文和漢文對照、文字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碑刻;《增修大云寺碑記》則記錄了明代日本僧人沙門志滿遠渡重洋到涼州募化修繕大云寺的事跡,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見證。這都說明了大云寺是見證古絲綢之路佛教東傳、中西往來的重要文物遺存。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