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中醫針灸為何能夠“針”服全球?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3-06-30

      病人或坐或趴在床上,醫生將一次性針頭從一定角度刺入不同穴位,運用捻轉與提插等手法進行治療,每次持續數分鐘至半小時不等。

      今年5月,第27批中國支援阿爾及利亞醫療隊中醫中心分隊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蔚藍海岸醫院舉行針灸義診。每天的就診者絡繹不絕。

      在世界各地,中醫針灸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

      在英國,超過11所正規大學開設了中醫、針灸課程;在澳大利亞,有3000多個中醫診所和3000多個針灸診所,每年的門診量達280萬人次;在巴西,有正規資質的中醫針灸醫師有10萬人,近500所公立醫院和2500多家診所設有針灸治療室,為民眾提供免費針灸治療服務;在日本,71%的綜合醫院開展中藥及針灸療法,針灸已較為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各科......

      中醫針灸,已經成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和“使者”。

      中醫針灸是什么?

      中醫針灸包括針法、灸法兩部分。

      針法產生于新石器時代。古人身體疼痛不適,下意識用石塊敲打撞擊,意想不到地減輕了疼痛。后來就有意識地按揉、拍打,或用較為銳利的石頭、荊棘、松針按壓。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原始針具——砭石。

      冶金技術發明后,砭石逐漸被金屬針具取代,青銅針、金針、銀針、鐵針相繼問世?,F在,一般使用一次性不銹鋼針,具有無菌、鋒利、韌性高等優點。

      而灸法則是伴隨著火的使用而產生的。古人發現,火不僅可以取暖,還能緩解某些病痛。這樣的經驗不斷積累,便有意識地用火灼烤來祛病祛痛。

      古人曾嘗試使用不同材料進行灸療,包括艾葉、燈心草、桑枝、桃枝、竹茹、麻葉、細辛等。經過不斷試驗與改良,艾葉成為灸法的主要材料。

      從艾灸祛寒、刮痧活血、拔罐祛濕,到拍八虛除寒毒、熏艾消毒殺菌、端午食艾掛艾洗艾,針灸與中國的歷史、民俗、飲食、節氣等文化緊密相連,已深深融入到中華民族祖祖輩輩的生產生活實踐中。

      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醫針灸”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中醫針灸蘊含的中國智慧

      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土壤,包括中醫針灸在內的中醫藥文化形成了獨特的自然觀、生命觀、疾病觀和防治觀,講求“天人合一”,認為人體與自然、社會環境,以及人體內在環境之間,存在著整體統一的聯系。

      中醫針灸認為,經絡是聯系人體五臟六腑、形體官竅的橋梁和樞紐,也是氣血運行的通道。通過針灸治療調整臟腑、經絡氣血盛衰,能使人體處于平衡協調的狀態。人體本身陰陽二氣失衡,或是人與自然、社會等外界環境平衡失調,人就會生病。

      針灸穴位可以治療對應的疾病,如艾灸足三里、關元、膏肓能治療身體虛弱,針刺合谷、大椎、曲池可以退熱,針刺后溪穴可以治療急性腰扭傷。

      《黃帝內經》記載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治未病”,是中醫獨特的疾病防治理念。

      “治未病”的前提是認識人與自然、社會環境和諧的規律。一年有春、夏、秋、冬,萬物隨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體陰陽氣血的運行也會有相應的變化。

      根據不同時節、環境,分析“未病”的不同狀態、階段,通過針刺、艾灸、按摩等保健方式,激發經絡之氣,促進肌體新陳代謝,保持肌體陰陽相對平衡,增強肌體的自然抗病能力,從而達到強身、防病、抗衰老的目的。

      中醫針灸的對外傳播之路

      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和東亞、東南亞海路的開發利用,中醫針灸開始向周邊國家傳播。

      早在6世紀,針灸就已傳播到朝鮮半島、日本。

      17世紀,航海家從海路將針灸帶到歐洲。1671年,《中醫秘典》在法國出版,針灸開始應用于臨床實踐,法國也成為歐洲了解和應用針灸最早的國家。

      18世紀以后,法國、德國、英國、瑞典、捷克等國出版的介紹針灸的書籍約有50種。

      20世紀初,法國人蘇烈在中國從事外事工作期間,向當地醫生學習中醫和針灸技藝。他的著作《針灸法》至今仍是西方人學習針灸的教材。

      1971年7月26日,《紐約時報》報道了阿波羅15號宇宙飛船將于當天發射的消息,而當天的頭版還同時刊登了一篇題為《現在讓我告訴你們我在北京的手術》的報道。這是一名美國記者在北京接受針灸治療后,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文章。正是這篇并不十分起眼的署名紀實文章,在美國引發了意想不到的針灸熱,也標志著現代中國針灸正式傳入美國。同期,新華社首次向世界報道了中國醫務工作者成功使用針刺麻醉的消息。

      2016年,針灸療效的臨床研究首次登上美國《內科學年鑒》,獲得國際權威醫學界的認可。

      2022年,廣州中醫藥大學團隊在《英國醫學雜志》發表研究論文,明確針灸在治療8種疾病或病癥中呈現出顯著效果。

      中醫針灸有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獨特的治療方法,有針、灸、火罐、刮痧等豐富的治療工具。隨著循證研究的發展,臨床證據大量涌現,充分證明了針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目前,世界公認的針灸治療病種已達百余種。

      據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統計,183個國家和地區在學習、使用針灸,澳大利亞、法國、新加坡、加拿大等59個國家和地區承認中醫針灸的合法地位。美國聯邦政府雖然暫未出臺針灸法律,但已經有47個州及1個特區對針灸立法,針灸也被部分納入醫保范圍。

      針灸不僅作為一種醫學被國際所接受,更作為一種中華文化符號被世界所認可。

      在北京冬奧會期間,中醫治療成了明星項目,運動員們親身感受推拿、針灸、刮痧、拔罐等中國傳統醫學后,贊嘆它是“功夫中的功夫”。

      現在,拔罐也成了一種時尚,眾多名流、明星、健身人士紛紛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的深紫色“印章”,被網友們戲稱為神秘的“東方力量”。

      在《黑客帝國》《鋼鐵俠3》《功夫熊貓》等好萊塢電影中,也出現過中醫針灸元素。

      在世衛組織總部大廳,豎立著一尊來自中國的針灸銅人。這尊仿照宋朝“天圣針灸銅人”鑄造、作為國禮贈送給世衛組織的銅人,成為新時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和中醫藥走向世界的名片。

      “中醫針灸”正逐漸成為“世界針灸”,以其廣泛的適應癥及卓越的療效,惠及世界各國人民。

      (成都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馬志君對此文亦有貢獻。)

      【以上內容為專家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br/>
      作者簡介:朱俊,成都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