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中國古代封泥全集》亮相上海博物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2-12-14

      上海12月14日電 (王笈)《中國古代封泥全集》新書發布會暨當代封泥研究學術座談會13日在上海博物館舉行。全書收錄國內外收藏機構保存的傳世與考古發掘出土封泥1萬多件,是目前為止資料最豐富、遺物年代跨度最長、編輯體系與學術信息較為周備的封泥學術整理項目。

      封泥是中國古代中央和地方各級行政活動使用印章的遺跡,也與社會日常生活如影相隨。古人對文書、物件的封緘轉達施以封泥作為信用標志的歷史,在中國延續了近千年之久。

      清代道光初年,湮沒于歷史風雨中的封泥文字被偶然發現,與甲骨文、簡牘一起成為近代新興的學術研究領域。目前已發現戰國至魏晉時期的官私印封泥約達3萬件以上,其中保存著大量古代官制、行政地理、官印制度和秦漢封檢形態以及古人姓氏的原始史料。

      《中國古代封泥全集》全書共15冊,是全面反映中國古代封泥發現整理和研究成果的綜合性資料總成,并收錄了100多年來封泥專業領域代表性研究論文的選輯。

      此書首次對所收錄的全部古代封泥作出戰國、秦、西漢、新莽、東漢、魏晉、南北朝及唐宋的斷代鑒別,形成了一部古代封泥文字、形態演化全史;對大量殘缺封泥作出文字推定,獲得不少瀕臨滅失的信息;所收封泥標注出土地點、來源、著錄和收藏信息,為后續研究提供了比較完整的原始依據。

      為了使更多公眾認識和了解封泥,上海博物館同時推出“芥子須彌——上海博物館藏封泥展”,展出古代封泥、泥坯、封泥匣、銅印等文物,以千年遺珍和最新成果,使觀眾近距離觸摸到一個深邃而幽遠的歷史空間。據透露,上博館藏古代封泥達1400余件,素以數量豐富、時代序列齊全、品類形成系統、原始出土地覆蓋面廣為國內外文物界所重。

      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表示,上博將著力以物證史,有責任也有義務將研究成果公共化,通過學術出版、展覽展示、短視頻拍攝等立體、多維的表現方式,讓公眾進一步認識和了解像封泥這樣能夠承載國家形象和民族特質的館藏文物,以傳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