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新力量新技術新業態的第九屆博博會開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2-09-01





      5個省份10個窯址出土的唐三彩文物在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聯袂展出;鄭州將發行牙雕蠶、青釉瓷尊等9款文物數字藏品;河南博物院攜手重慶文博發布“溪世珍寶”考古盲盒……在第九屆“博博會”啟幕之際,河南各大博物館精心籌劃的活動令人心動不已。

      讀懂一座城從一座博物館開始。近幾年,河南博物館事業迅猛發展,備案博物館數量以384家位居全國第三,構建了獨具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館體系。從提升博物館陳展水平到試行夜間開放,從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到文創產品引領“國潮”新時尚,再到數字化博物館延伸進公眾生活,全省各地博物館正在竭盡所能讓文物“活”起來、“火”起來。

      看見博物館的力量

      一組數據,讓人看見博物館的力量。近5年來,全省384家博物館(紀念館)中,259家免費開放,參觀人數達2.78億人次,實施教育活動3.45萬次;舉辦各種展覽8000多個,其中,17個入選“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

      一批品牌,形成博物館教育活動長效機制。今年暑假,河南博物院針對8—12歲孩子推出的“國寶守護特訓營”和升級版“國寶守護藝術創作營”場場爆滿?!敖涍^8年實踐,‘國寶守護人’已成為深受家長孩子歡迎的品牌,通過講述國寶背后故事、遺址現場教學、專屬互動體驗等方式,從中汲取歷史文化力量,孩子們受益匪淺?!焙幽喜┪镌荷缃滩恐魅瘟謺云秸f。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博物院“歷史教室”“中原國學講壇”等品牌早已享譽全國,中國文字博物館、洛陽博物館、安陽博物館分別推出的“文字驛站”“洛博講堂”“安博學堂”等也成了響當當的社教品牌。

      另外,以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為代表的紅色革命博物館,成為我省的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主力軍。

      目前,河南已逐步構建起以河南博物院為龍頭,市縣級博物館為主體,行業和非國有博物館為補充的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館群落體系。

      遺址博物館建設是一大亮點。大河村遺址博物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安陽殷墟博物館、洛陽天子駕六博物館、三門峽虢國博物館、信陽城陽城遺址博物館、鄭州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等,串起了歷史軸線,構建起中原文明歷史進程較為完整的知識圖譜,成為中原文明的文化標識。

      擁抱科技突破時空局限

      1800年前,鄭州人是怎樣生活的?今年7月26日,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重新開放后,攜手復旦大學推出數字化展覽“雕畫漢韻——尋找漢夢之旅”。

      “這是河南首個不可移動文物在博物館展示的沉浸式特展項目?!编嵵萆潭歼z址博物院負責人馬玉鵬說,從新密出土的部分漢代墓葬中提取漢代壁畫、畫像石元素,制作了20多個數字作品,讓觀眾穿越到1800年前,切身感受漢代車馬出行、宴飲娛樂等生活情景。

      數字科技賦能,博物館正在成為公眾共享知識“大學?!?。今年,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加速全面推進數字文化國家戰略,博物館迎來了廣闊的創新天地。3D裸眼文物、數字文物和展覽、AR/VR全景沉浸式體驗等各種新技術不斷地推陳出新,博物館突破了時空的局限,搭建起與公眾之間深層次聯系,歷史變得觸手可及。

      想親手敲響千年青銅甬鐘嗎?想觸摸文物歲月紋理嗎?如今,這些統統都可以安排上。

      今年5月,省文物局、河南日報社聯合推出“指尖上的國寶”數字文博專欄,讓藏在博物館、躺在庫房中的文物活躍在人們指尖。目前,該專欄已上線漢樂舞俑、西周虢國人龍紋玉璋等28件文物,吸引了2000多萬人次觀看。不少網友留言說,“質地、紋飾、銘文都能放大端詳,‘漲’見識了?!?br/>
      省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康國義說,這幾年,由于疫情原因,很多人實地觀展計劃被擱置,也倒逼著我省博物館順應數字化趨勢引進新技術轉戰上“云”,目前,正在推動全省博物館數字化發展,進一步拉近博物館與公眾的距離。

      增強高質量文化供給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洛陽市有6家博物館(紀念館),開啟了為期將近一個月的夜間開放。

      讓珍貴的文物在夜間“亮起來”,是河南博物館提升公共服務效能的探索路徑。不斷滿足公眾多樣化需求,正是增強高質量文化供給的題中之義,其中,博物館文創表現尤為突出。

      從書簽、冰箱貼等簡單的文物紀念品,到雪糕、巧克力等感官體驗類產品;從“盲盒”類具有交互性的產品到數字文創藏品,短短幾年,河南文博文創實現了1.0到4.0的迭代升級,不斷見證著傳統文化的涅槃新生。

      在考古盲盒火爆出圈后,去年9月,河南博物院運用游戲方式將蓮鶴方壺等多件文物元素融入支付寶互動小程序“一起考古吧”,吸引了2.7億人關注參與。此后不久,又在全國率先推出數字文創藏品“婦好鸮尊”,上線幾秒便售罄。

      如今,數字藏品蔚然成風,全省各地不少文博單位紛紛加入這一“陣營”,已然成了文創新業態?!皼]想到以往在博物館才能見到的文物,也能成為我的收藏?!遍_封文物愛好者馬牧感慨地說道。

      博物館文創IP時代已經到來,不僅涵蓋實物文創,還延伸到無形的產品之中。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認為,文創用年輕化的表達方式,既契合市場需求,又滿足人們精神需求。

      “讓文物‘說話’抓住觀眾的心?!焙幽鲜∥奈锞志珠L田凱說,河南博物館行業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是深入推進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具體舉措,吸引公眾走進博物館讀懂河南、讀懂中國,感悟中華文明的內核力量,更加堅定文化自信。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