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康熙《榮縣志》回歸故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2-08-28


      “康熙《榮縣志》重回故鄉了!”近日,這則消息在四川自貢文史界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記者采訪了解到,康熙《榮縣志》編纂出版于康熙二十五年,即1686年,距今已336年。此前,該書冊在眾多地方志目錄文獻里均未被記載,因此被業內研究者們認為是“佚志”。然而,沒想到的是,這本“佚志”竟然重見天日,中國舊志目錄再增存世孤品!

      據整理該書冊的時任廣西柳州市地方志辦公室副調研員、副編審劉漢忠介紹,在此之前,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四川歷代舊志目錄》的現存目錄記載里,只有乾隆、嘉慶、道光和民國(1929年版)《榮縣志》四種版本,沒有康熙版,“從內容看,康熙《榮縣志》當是現存《榮縣志》的祖本?!?br/>
      8月22日,自貢市地方志辦公室編審科科長劉剛向記者表示,此次“回家”的是康熙《榮縣志》孤本的復制件,即便如此,其意義也非常重大!其不僅讓榮縣自唐宋以來的地方志傳承體系得以完善,彌補了榮縣在清代及以前的史志空白,還為研究自貢乃至整個川南歷史提供了珍貴史料。

      劉剛坦言,康熙《榮縣志》能夠“回家”,要感謝劉漢忠先生,他為整理該書付出了許多心血。下一步,他將延續劉漢忠先生之前的研究整理成果,與其他方志專家和部分文史工作者等建立溝通聯系機制,結合榮縣地情,對康熙《榮縣志》的內容和史料價值做進一步研究,從而更真實、更深入地還原地方歷史。

      孤 本 現 身

      山西古玩交流會上

      收藏家偶然發現收為藏品

      自貢市地方志辦公室編審科科長劉剛回憶,此次“回歸”的這本康熙《榮縣志》復制件,是四川社科院客家與移民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偉平在網上尋得。今年7月份,在廣東工作的陳偉平先生與他取得聯系,告知了康熙《榮縣志》的相關情況,后經多番聯系溝通,陳偉平通過業內同仁在廣西柳州市的劉漢忠先生處獲得了康熙《榮縣志》的復制件,并于今年7月份移交至自貢市地方志辦公室。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約2013年,甘肅一位民間收藏家在山西省介休市張蘭鎮古玩交流會上收藏了這本康熙《榮縣志》。當時,該書冊前后用舊信紙草草粘糊,書邊風化磨蝕,書口干裂,狀況很差;書名頁、目錄、輿圖、序、凡例等已經脫失,正文也有缺頁。2014年,該收藏家將書冊交于廣西柳州市地方志辦公室的劉漢忠先生收藏。劉漢忠先生利用乾隆《榮縣志》等大量典籍文獻對康熙《榮縣志》進行了研究和對勘,還多次撰文介紹了康熙《榮縣志》的史料價值。

      對于該書冊的研究,劉漢忠先生稱,他此前寫過一篇名為《康熙榮縣志孤本的發現及其價值》的論文,參加了第四屆中國地方志學術年會并收錄于《中國歷代方志整理與研究》(方志出版社,2017年5月版)。今年6月,他還自費影印制了康熙《榮縣志》數十冊,《前言》對此書的版本及文獻價值又作了補充。

      縣 志 往 事

      編纂出版于1686年

      此前被認為“已佚”

      8月22日,記者聯系到劉漢忠先生,他向記者介紹,康熙《榮縣志》編纂出版于康熙二十五年,即1686年,距今已336年。此前,該書冊在《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和《中國數字方志庫》均無記載。明清史專家周紹泉先生在《紹熙府設置年代及所轄州縣之我見》里有這樣的說明——黃大本在乾隆《榮縣志·沿革》補遺篇追記“紹定六年二月丁亥升府”,并注明這段記載來自劉世璋舊志(即康熙《榮縣志》,該書已佚)。

      在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四川歷代舊志目錄》(2011年4月出版)的《現存目錄》記載里,也只有乾隆、嘉慶、道光和民國《榮縣志》四種版本,沒有康熙版。

      據介紹,天壤孤本康熙《榮縣志》四卷,九行十九字,四周雙邊,開本高26厘米,寬18厘米。版框高21厘米,寬14厘米。卷一封域志,下設星野、沿革、疆理、山川、古跡、地利、物產、賦役、風俗各目;卷二建置志,下設城池、縣治、學校、文廟、祀祠、公署、宮室、坊市、集場、橋梁、寺觀各目;卷三士宦志,下設官師、選舉、人物三目;卷四為藝文志,含制誥、古碑記、古詩行三目。

      值得注意的是,康熙《榮縣志》中的文字不避清諱??滴跄觊g,刊本不避帝諱情況并不少見,至乾隆朝才很嚴苛,但仍然有不避者,或一書之中避與不避兼有。

      康熙《榮縣志》卷端題名反映出主修與主纂者的責任:“嘉定州榮縣知縣韓藎光校閱,井研攝榮縣知縣朱大任重校,嘉定州榮縣知縣易其極增定”,另有“訓導趙發祥訂正,典史屠之煐監梓”。具體編纂者有:“舉人劉世璋纂修,舉人劉容參訂”。

      到了乾隆年間,《榮縣志》重修,將康熙《榮縣志》卷前朱大任、易其極、劉世璋的三篇序文以及《凡例》《纂志姓氏》原文轉錄,因此得以考察康熙志編纂的始末。

      為何現身山西?

      可能因原藏家調職或赴任西北 后來流散民間

      榮縣位于四川省南部,為何康熙《榮縣志》卻現身山西?目前尚無定論。

      劉漢忠先生關于康熙《榮縣志》的研究文章中分析認為,原藏者對此冊極為珍視,其身份或與志書編纂有關。原藏者在志書出版之后還隨筆作了補充,之后因為調職或赴任,離開川南,遠赴西北。多年之后,藏家逝去,此書不知自何時起流散民間。直至民間收藏興起,此書終于露面。

      此外,全書紙張用料為蜀地麻料,纖維較粗,因此能在極為干燥的西北地區留存下來。如果是竹紙印本,又沒有好的存身之處,恐怕早己脆裂而片紙無存了。

      研 究 價 值

      系現存《榮縣志》的“祖本”

      還載有明代戶口資料

      劉漢忠先生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舊志目錄里再增加一種存世孤品,這是值得慶幸的。從內容看,康熙《榮縣志》當是現存《榮縣志》的祖本,它承上而啟下,接續明代自萬歷二年至清康熙二十五年的地方史實。至乾隆續修《榮縣志》,內容、體例、卷目依承康熙《榮縣志》而延伸和擴展。而后有嘉慶志,有道光志,有民國志,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后出版兩部新編《榮縣志》。

      陳偉平、劉剛在查閱康熙《榮縣志》發現,該志書中詳細記載了榮縣境內的多口古鹽井,為追溯自貢的鹽業歷史提供了珍貴的線索。此外,書中還登載有明代戶口資料,不僅詳其數目,還注明戶別,可以補充明代總志與賦役全書的內容。這在四川清初州縣志中,實屬為數不多的幾部縣志之一。

      此外,該志書記錄了明代榮縣的19處集市場鎮,并注明以上俱廢,真實反映了康熙初年榮縣社會經濟的蕭條,也為研究康熙末年至乾隆初年榮縣場鎮的恢復提供了可供參考的依據,是了解明末清初四川社會變遷的重要史料。書內還保留了一些周邊州縣的信息。

      “康熙《榮縣志》的史料價值不可低估?!眲偙硎?,康熙《榮縣志》不僅讓榮縣自唐宋以來的地方志傳承體系得以完善,彌補了榮縣在清代及以前的史志空白,還為研究自貢乃至整個川南歷史提供了珍貴史料。

      劉剛表示,下一步,他將與陳偉平一道,延續劉漢忠先生之前的研究成果,與其他方志專家和地方文史工作者建立溝通聯系機制,結合榮縣地情,對康熙《榮縣志》的內容和史料價值做進一步研究,從而深入地還原地方歷史。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